“兩年內嗎?那再加上生產線引入,投產,就得2年半三年了,太慢了!”
王逸眉頭緊皺。
“怎么?王董是有什么難處?”趙老敏銳地察覺出王逸的表情。
王逸嘆了口氣:“領導,我就有一說一了啊。”
“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領導,眼下的星逸晶圓廠雖然實現了40納米工藝的量產,并且良品率達到89%,但產能太少,一個月2.5萬片產能,最多生產1440萬顆鯤鵬702。”
“這個產量聽起來不少了對吧?”
“但實際上,光xphone2一款手機都不夠用!”
“眼下xphone2的銷量在1500萬臺以上,xphone1pro的銷量也在1000萬臺左右。我們想實現自研自產芯片全面替代,都不夠啊!”
“更別說,還有星逸平板x1pro,星逸電視x40、x50,也需要鯤鵬702。”
“明年千元機量產,將搭載鯤鵬700,鯤鵬700也得量產,并且要照著年產一億去。”
“再加上翼龍3000基帶,也可以量產一些對外出售。”
“全部加起來,未來一年,星逸科技的芯片需求將超過3億片。”
“而眼下的星逸晶圓廠一年最多能生產1.7億片,還有1.5億以上的產能空缺。”
“這……”
趙老和秦主任都怔住了。
完全想不到王逸的野心那么大,想不到星逸科技的芯片需求那么高。
可想想也正常。
明年四核的無界千元機999起,必然賣爆,銷量破億有希望,就要一億顆鯤鵬700芯片。
星逸新旗艦手機,加上今年的xphone1pro、xphone2,三款機型加起來,銷量破億毫無壓力。
星逸平板全球開售,舊款+新款,明年銷量突破6000萬沒壓力。
星逸電視新舊多款機型加起來,年銷五千萬也沒壓力。
此外,3g基帶翼龍3000,也可以對外開售,華為等客戶采購,一年數千萬同樣沒壓力。
全部加起來3.5億都有可能。
星逸晶圓廠產能才1.728億顆芯片,根本不夠!
差著一半呢!
至于第二大晶圓廠,月產十萬片,年產120萬片,若是用來生產鯤鵬702,年產6.912億片。
再加上星逸晶圓廠一廠,總產能將高達8.64億顆。
屆時產能足夠用了,甚至根本用不了,還能對外代工。
但那都是兩三年后的事情,可眼下,未來一年,都不夠用。
根本不夠用!
遠水解不了近渴。
趙老陷入沉思:“王董,你說的很對,眼下星逸科技需要的不是兩三年后的超大晶圓廠,而是能夠迅速投產的小晶圓廠。”
“因此,我決定將第二個月產10萬片的晶圓廠進行拆分。分成若干個小晶圓廠,提升交付時間。”
月產10萬片的超大晶圓廠,建成就得兩年,投產得兩年半到三年。
可若分成月產兩三萬片的小晶圓廠,那就容易了,半年左右就能交付,一年內就能投產了。
“不過這依舊太慢了。”一直沉默的秦主任,突然開口:
“趙老,中芯國際那邊,不是投建的晶圓廠太多,入不敷出,年年虧損嗎?咱們大可以直接出錢,收購一個,轉給星逸科技。”
前幾年中芯國際為了討好地方,瘋狂擴張,建廠。
在帝都投建了12英寸晶圓廠,中芯國際的大本營魔都不高興了,于是老張又在魔都投建了12英寸新廠!
魔都、帝都都有了,深市也得投建吧?
結果就是,中芯國際的晶圓廠越建越多,8英寸線的產能還沒拉滿,12英寸線又投產了……
帝都12英寸晶圓廠,代管漢城12英寸晶圓廠,魔都12英寸晶圓廠,深市……
典型的差生工廠多。
用不了,根本用不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