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企業,沒了研發,還可以找代工,貼牌。
但是芯片行業沒法這么整啊。
總不能高通芯片,找星逸科技代工,然后貼上高通的品牌,對外出售?
這不現實!
雅各布嘆了口氣:“過去,我們高通芯片大量熱銷,即便同時維持驍龍200、400、600、800,四個產品線,每年研發十來款芯片,都沒問題。”
“可現在,我們的高通芯片賣不動了,也就沒必要保留那么多的產品線,保留那么多的研發團隊。”
“該精簡的產品線就精簡,該裁員的就裁員!”
眾人唏噓不已,卻不得不承認,這是必然的。
去年高通的年營收,還有200億美金。
今年上半年,高通的營收也有100億美金。
可到了下半年,四個月營收才三十億美金!
如此下去,今年高通年營收撐死140億美金。
不僅沒有實現250億美金的預期營收,反而跌落到140億美金!
那真是太慘了。
主要原因,就是星逸半導體開始大量出售鯤鵬芯片,取代了高通的大量市場份額。
更要命的是,今年還有140億美金,如此下去,明年怕是140億美金都沒了!
年營收200億美金,可以支撐高通一年研發十多款芯片。
當年營收跌落到100多億美金,利潤大幅度下滑,高通也只能一年研發小幾款芯片。
研發團隊都可以精簡一半。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如此一來,裁員也都必不可少。
畢竟半導體研發人員的工資,在全球范圍內都是最高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弗蘭茨·昆汀深吸口氣:“好,董事長,我盡量裁掉那些不太重要的研發人員,再湊出15%的數量。”
“嗯!”雅各布點點頭。
“那還要簽署競業禁止協議嗎?”弗蘭茨·昆汀問道。
雅各布深吸口氣,擺了擺手:“算了,裁掉的都是一些廢柴,簽不簽的,不重要。畢竟一旦簽了,我們還得每年給他們開工資,又是一大筆支出!”
競業禁止協議,可不是說簽就簽。
一旦簽了,裁員后,競業期內,都得照常開一部分工資。
那么多人,若是之前的高通,營收高,利潤高,根本不在意,簽了就簽了,給補償就是。
可現在,高通營收、利潤、股價,全部下滑,自己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不得不大量裁員,哪里還有錢給員工補償?
真有錢補償,那就用不到裁員了。
實際上,行業禁止協議,也只是面向最核心的頂級人才。
普通的研發工程師,小牛,都不在這個范圍內。
就和之前的德州儀器一樣,芯片工程師在其他企業算高端,但在德州儀器和高通,也就是高端點的牛馬。
僅此而已。
也只有胡老、梁老這種級別的存在,才值得簽署行業禁止協議。
再加上行業禁止協議最多兩年,有些州只能簽一年,那就更加意義不大了。
何況真要規避,有的是辦法。
比如雷布斯挖吉利研究院的團隊,不進入小米汽車,進入雷布斯的順為資本,這樣就避開了競業協議,但照樣可以偷偷地幫著研發小米汽車。
還有梁老去三星半導體,身上也有臺積電的競業協議,但是三星安排梁老進入棒子國大學,也避開一些……
直到臺積電連續起訴,并且收集了足夠的證據,這才讓競業協議生效。
但這些都只限于頂尖人才,頂尖大牛。
其他的小牛,普通工程師,甚至普通大牛,都不在這個范圍內。
一句話,不值得,并且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