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支持改革的居多,以略小優勢勝出。
隨后,秦主任立即把結果告訴王逸:
“好消息,對于星逸半導體的產研結合,給出了新的指示。”
“原則上支持星逸半導體和各大高校進行產學結合,打造星逸班。星逸班的招生數量,不得超過原有的半導體相關專業的招生規劃,不占原有名額。”
聞言,王逸欣喜不已:“不占原有名額,重新擴招,擴招名額不得超過原有名額!”
“這太好了啊!”
這意思很簡單,比如北航相關專業,原本招生名額總共6個班200人。
現在可以擴招一批學生,打造星逸班,擴招數量不超過200人。
如此一來,可以一次性擴招六個班。
而且其他高校也是如此,如果和魯大一樣,愿意再把傳統半導體的200個名額,分星逸班一半,那就是300人了!
這可是好事。
“秦主任,感謝支持,有這政策,那星逸半導體的發展,將會前途無量啊。”
“呵呵,政策是支持了,但是如何運作,你們得處理好。尤其和高校的合作,你們的師資力量,得跟上。”
“放心,秦主任,我們星逸半導體招募了很多四十歲以上的資深工程師,經驗不是一般的豐富,最適合當講師,傳授先進制程理論。”
之前星逸半導體缺人,一直在大規模招聘。
這些四十多歲的資深老工程師,臺積電三星看不上,覺得肝不動了,都棄之如履。
但星逸半導體缺人啊,只能收下了很多。
奈何這些人的確是年紀大了,和年輕工程師一樣爆肝技術攻堅,真肝不動。
之前只能做普通研發。
如今好了,大可以抽調部分去高校當講師。
剩下的繼續做普通研發,同時帶徒弟,進行以老帶新。
隨后,王逸又讓簡子妍從集團抽到了部分人手,專門對接各大高校,推進產學結合的事。
同時星逸半導體也抽到了部分四十歲以上的資深工程師,準備講義,去高校當老師。
這些人不是400位攻堅小組成員,他們的離開,并不會影響當下星逸半導體的研發工作。
沒辦法,400位攻堅小組成員也都是40歲以下,能爆肝攻堅的存在。
對此,很多學校都積極歡迎。
不僅北航、魯大這邊順利推進,其他很多985/211高校,也迅速推進。
整個過程比王逸預想的都順利。
最主要原因就是部委答應了擴招,不動用原有的名額,保住了原有的半導體專業。
但這依舊對那些傳統半導體專業沖擊很大,很多學校都開始主動改革,也開始著手引入大廠資深工程師當講師,同時解聘那些過時的老教授。
當官方和企業都這般表態,高校方面也看懂了局勢。
而且其他高校都在積極推進改革,引入先進制程教育,而自己不改革,繼續教一些過時制程,學生都不答應,來年想繼續招生都是問題,只能被動改革。
說白了,這種事要么所有高校都不改革,一旦有些高校改了,其他高校都得跟著改。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
對于這樣的局勢發展,王逸都很是意外。
本以為只是給的擴招名額,沒想到倒逼著高校原有的半導體相關專業也開始了改革。
一時間,先進制程的推進,都成了zz正確。
而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那些不受待見,準備裁掉的大齡工程師,也成了高校爭搶的香餑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