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和楚安同志有過商量,下一步,打算搞個罐頭廠。主要生產橘子罐頭,楊梅罐頭,還有梨子罐頭。原材料來源很好解決,只要給農村社員多劃幾分自留地,他們就能把這些水果種出來。另外,楚州還有不少的經濟林場,也都能夠提供大量的水果。”
“水果這個東西,不容易長期保存,目前銷量也不大,只有搞成罐頭,才有銷路。”
“罐頭也是出口創匯的產品。”
領導就笑了起來。
“呵呵,出口創匯……嗯,你們這個突破口找得不錯。”
看到領導臉上意味深長的笑容,艾高峰心里不由得一陣顫悠。
無疑,他們那點小心思,早就被領導看穿了。
打著出口創匯的牌子,其實就是想要規避風險,從國家要到更多的出口配額。
同時,一部分產品,還能夠出口轉內銷,豐富楚州地區自己的市場。
不過領導并沒有“拆穿”他們,用了“突破口”這樣帶著一定褒義的詞匯。
“另外就是要搞一個花生油和茶油的加工企業。”
“楚州的花生和茶籽產量都比較高,品質也比較好,是很好的榨油原料。只要搞了生產責任制,產量搞上去,工廠的原料和產量,都是不愁的。”
“這樣一來,地區和縣里多了創匯的門路,社員們多了實惠,兩全其美。”
“最重要的一點是,糧食產量上去了,飼料廠和養殖場就能放開來搞,規模都能上去。目前來看,生豬,雞蛋乃至肉雞的出口,都是大頭,也是長期穩定的對外貿易項目。”
“這個事,大有可為啊!”
經過一番表述,艾高峰也漸漸的放開了,心里沒有初時的緊張,說到興奮處,臉頰泛起紅暈。
見艾高峰停了下來,領導問道:“哦,講完了?”
艾高峰猶豫了一下,說道:“我大概就是這些想法……”
說著,看了劉楚安一眼。
領導和藹地說道:“劉楚安同志,你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嗎?”
劉楚安想了想,說道:“領導,艾高峰同志說的已經比較全面了,我主要補充一點。那就是工業的技術力量方面,可以考慮軍地合作。”
“軍地合作?”
“是的,領導。楚州有很多的軍工企業,他們的技術力量還是很強的。如果能夠支援一下我們地方上的工業建設,那對我們就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同時,軍工企業也有很多職工子弟,都需要就業安排。軍工企業內部,是很難消化這批待業子弟的,如果和軍工企業合作搞工廠,可以安排一部分職工子弟的工作。”
“嗯,這個思路不錯,有點意思……”
領導點了點頭。
“這樣吧,明天,讓辦公室的同志帶你們去一趟外經貿委,和他們那邊對接一下,看看能不能給你們一些出口創匯的指標。”
艾高峰和劉楚安再次對視一眼,都是大喜過望。
這可不僅僅是指標的問題,這代表著,領導對他們提出來的這些想法,并沒有予以否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領導是支持的。
甚至可以說,領導也在很巧妙地為他們規避風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