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咬著牙說:“依你的意見,那就是硬抗施壓?你就不怕把天捅破了?”
何強胸有成竹地說:“釘子戶之所以難拔,原因當然很多,但是我們的工作首先要做到位,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有任何私心雜念。我想借這次拆遷動員事情,搞一次機關作用整頓,讓一些尸位素餐、不干實事的人讓崗,讓有能力有魄力的人上去。”
吳庸明白何強是想拿常樂開刀,他雖然內心很不愿意,可是城東新區建設的事不容久拖,市委主要領導都在看著,自己也只能學諸葛孔明,揮淚斬馬謖了。他只好不情愿地表示同意,并讓何強負責這個整頓活動。
等到常委會通過,何強立即雷厲風行地開展全縣機關作風整頓活動,最后借著這一活動,何強成功地將在拆遷征地工作中表現不力的民政局陳林局長和教育局局長常樂等五人調離原崗。
其中,陳林被調到縣信訪局任局長,原局長因到齡退居二線;民政局局長一職則由轉業的原縣人武部政委康達輝接任,縣人武部部長唐彪兼任縣委常委。
常樂被調到縣工商聯任主席,原工商聯主席被調到政協科教文衛科任職。接任教育局長的是姚繼娟,韓冰則接替姚繼娟的崗位,當了文化局局長。
這一次全縣機關作風整頓活動對于何強來說是大贏,他通過組織部長張海濤的幫忙,比較順利地達到了自己的人事安排;對于拆遷征地工作更是一次大促進,隨著姚繼娟不畏強權、大刀闊斧的工作,伍有光這個城東最大的釘子戶終于被拔除,城東新區的拆遷征地工作很快便宣告結束。
吳庸本來是想借這個拆遷征地工作坑一下何強的,卻沒有想到何強居然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這讓他心有不甘,卻又不能表露出來,只能在利益分配上做點小動作。在城東新區的項目開發上,除了出力不討好的拆遷征地讓何強參與之外,其余的所有項目都沒有何強的份,何強對利益看得很淡,也樂得輕松,有事沒事就跑到雞公山影視城和鐘氏太平洋新能源項目的工地上,跟老板們了解生產經營和建設情況,偶爾在一起喝點小酒,聊聊國內外的經濟大勢和行業現狀。
這讓何強感覺很有收獲。
韓冰對于自己能夠做到文化局局長的原因心知肚明,沒有何強的推薦,這種好機遇絕對輪不上她,加之她現在已經是離婚之人,更是對何強充滿了渴望,但是何強堅決不給她機會,她多次喊何強吃飯,何強都不參加,她也只好望洋興嘆,時常在電話里抱怨何強太不給她報答的機會,何強也不多說什么,只是嘿嘿以對。
雖然何強不肯承認,但是姚繼娟對于自己能從清水衙門文化局,平調到權力很大的教育局,堅信一定是何強在背后使力的結果,因而內心對何強更加鐘愛。為了打破教育系統長期形成的腐敗鏈條和權力壟斷,她上任后立即對教育系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局機關、全縣中小學一把手校長實行輪崗制,包括正科級的縣中和三所副科級的二中、定點完中。何強和組織部對教育系統的改革大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