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文先(楊彪),翁叔(馬日磾),你們怎會如此糊涂啊!”
一旁的議郎孔融聽聞這些罪狀,瞪大了雙眼,滿臉的不可置信與痛心疾首。
昨夜,司徒府設宴,他身為當朝名士,又是楊氏故吏出身自然也有參加,然后就被一同拘押在此。
坦率說,他對于楊彪引導輿論,暗中使計,打擊寒門士子是所有知情。
雖然他不太贊成,但是心中卻也不至于激烈反對。
在他看來,反正都是些寒門學子嘛,能中了那計謀,參與勸進的必多是些熱衷名利之輩,黜落掉也一點不虧。
但是,他卻萬萬沒料到,楊彪等人竟還會泄露考題,讓自家子弟搶占先機。
“治國之要首在用人,你們這般行徑,置天下學子于何地,置朝廷社稷于何地”孔融憤怒道。
孔融確實對蘇曜有諸多不滿,但是這個科舉取士,他在深入研究后也是頗為贊同的,認為這是一項難得的善政,對于天下學子是大有益處的。
聽到孔融的指責,楊彪閉上雙眼,臉上滿是痛苦之色:“文舉,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我們也是被那蘇曜逼得走投無路,原想著以此來制衡于他,卻不想弄巧成拙.”
“哼!”孔融怒哼一聲,“你們這分明是自毀前程,自毀世家清譽!如今認下這些罪名,即便能保家族一時,日后又有何顏面立于朝堂,立于天下”
就在眾人陷入沉默之時,詔獄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
緊接著,一名錦衣衛頭目大步走了進來,身后還跟著幾個面無表情的錦衣衛。
“楊彪、趙謙、馬日磾、孔融等一干人犯,陛下有旨,即刻押解至朝堂,聽候發落。”錦衣衛頭目高聲宣讀。
眾人聞言,皆是心中一緊,不少人都面露驚恐之色,害怕這就是最后一面。
然而由不得他們說不,很快,在錦衣衛的押送下,眾人被帶出了詔獄,押上朝堂。
在那里,女帝萬年座下,蘇曜面色冰冷,盧植、王允和蔡邕等名臣則是一臉惋惜。
其他百官群臣則是提心吊膽,一言不發的緊張的關注局勢的發展。
不過,接下來自然不會再有什么轉折。
在蘇曜的責問下,楊彪等人紛紛跪倒在地,對自己所犯罪行供認不諱。
“臣等知罪,臣等一時糊涂,做出了這等有違國法、有負陛下信任之事,還望陛下開恩恕罪。”楊彪叩首。
“陛下,臣身為三公,知情不報,庇護楊彪,實乃罪該萬死,臣甘愿領罰。”趙謙磕頭。
緊接著,馬日磾和孔融等人也都是各有一番聲淚俱下,朝堂之上,痛悔與哀哭之聲不絕于耳。
見皇帝動容,百官也是抓緊時機,紛紛求情,懇求從輕發落。
不過,有蘇曜在,自然也沒什么婦人之仁。
一番熱議后,楊彪、馬日磾身為科舉主官,負主犯職責,判斬首示眾,抄沒家產。
趙謙、孔融等人知情不報,削職為民,貶為庶人的同時并判處罰金,以儆效尤,而其他一干人等,則根據其罪行輕重,各有處置。
“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聽到判決,楊彪和馬日磾面如死灰,癱倒在地,而趙謙和孔融等人則是松了口氣,知道保住了小命一條,連忙謝恩:
“謝陛下和大將軍不殺之恩,臣等日后定當痛改前非,深刻悔悟!”
萬年點了點頭,痛心言:“此次科舉舞弊事件,給朝廷和天下士子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朕希望諸位大臣能以此為戒,日后公正履職,維護朝廷的法紀和制度,切勿以身試法,自毀前程。”
朝堂內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隨后,楊彪、馬日磾等人被錦衣衛帶出朝堂,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而趙謙、孔融等人則在眾人的注視下,黯然離開朝堂,從此淪為庶人,遠離政治中心。
至此,科舉舞弊大案終于順利落幕,蘇曜也借此一掃朝堂反對勢力,昔日可與他爭權的三公全部都被清除,得以獨攬大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