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慧眼識英雄
平章云者,乃辨別而章明之意,如書經堯典所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而平章政事,就是商議國家大事的意思,作為官名,起于大唐貞觀年間,其雛形便是大漢的錄尚書事。
大唐行群相制,三省長官共為宰相,后又通過加官平章政事,防止某人或某一群體,權力過大,威脅皇權。
同時,由于其“加銜”的靈活性,這一職務也可以動態的平衡利益集團,通過增減宰相名額嘉獎功臣,完成權利分配等。
如除哀帝時僅6人的宰相外,平時大唐都有十余位宰相共理國政,甚至武則天時期宰相人數一度達到了78人的巔峰。
袁紹雖然未在朝中任職,但是對于蘇曜的新政也是密切關注,知道他一直在推進地方的軍政分離,甚至連位高權重的大將軍也是靠加平章政事參贊國政,如今要加給自己,其“器重”之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接受這一任命,也就意味著他將徹底納入蘇曜的權力體系,失去立足的根基。回來一旦蘇曜翻臉,那一個酷吏便能要了他滿門的性命。
可是,他有不接受的底氣嗎
現在蘇曜在酒宴上這般問他,何嘗不是對他的試探
拒絕的話,會不會引來即刻的報復
這位大將軍素來喜怒無常,行事不羈,難以預測,誰能保證他不會在這宴上就取下自己的首級
一時間,袁紹心中天人交戰,跪拜在地半晌不敢發聲。
蘇曜上前攙扶:“袁公位高權重,又是長輩,何以長跪不起,真是折煞人也。”
常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路速推登頂的蘇曜顯然對自己目前的權勢還沒有什么深刻體會,他見袁紹這般作態,倒是只覺得有些好笑,連說此事不急,讓他在壽春住下,在八月十五之前給他個答復就好。
袁紹如蒙大赦,擦了兩下腦門起身,席間再也不敢亂發一言。
正在他尋思著之后要趕緊找逢紀他們商量該怎么應對的時候,突然間有一個小兵匆匆闖入,向蘇曜耳語:“大將軍,魚上鉤了.”
蘇曜哈哈一笑,對袁紹道:“袁公,你說說這世上為什么總是不乏些自尋死路之人呢明明我都給他們機會了,只要老實配合,不過是交出些霸占的資源、遣散些私兵,只要往后遵紀守法,便能安享富貴。”
“可總有人貪心不足,螳臂當車,覺得自己那點小伎倆,小手段就能瞞天過海,抗拒天威。他們九族的腦袋難道鋼鐵焊的,覺得本將軍砍不動嗎”
袁紹心中咯噔一緊,臉上卻強擠出笑容,試探著問道:“大將軍此言何意莫不是淮南有宵小作祟”
蘇曜冷笑一聲,抬手示意親兵將一封密信呈上來,扔到袁紹面前:“袁公且看,這是淮南豪強陳氏族長陳弘勾結袁術舊部意圖反叛的鐵證。”
袁紹撿起信紙,目光掃過密密麻麻的字跡,只見上面詳細記錄著陳弘與袁術舊部往來書信的情況。
雖然由于蘇曜大軍的威懾,陳家不敢在淮南造反,但在報告中寫明,陳氏將散盡家財,資助一個名曰孫策的少年前往江東共謀反蘇大業,如今已經找到了不少贊助人。
他們分散行動,在濡須口,現在已經有不少武器裝備和人手已經上路。
這份報告詳細的連出發日期、集合地點和接應路線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顯然陳家內部已有叛徒,而且地位不低。
這一幕,看的袁紹冷汗津津,對蘇曜的情報手段深感恐懼,不敢深思自己若是叛亂,會不會也是這般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