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就在蘇曜這邊通過外交手段,威壓荊徐兩州的時候,太史慈在江東也沒有摸魚,很快就發起了凌厲的攻勢。
他確實摸不了魚,再拖得話笮融和薛禮兩人,怕就要被孫策以一挑二,全做了其刀下亡魂。
太史慈的大軍渡江后,第一件事便是迅速接管了笮融和薛禮的部隊。
兩人本來是不可能乖乖交權的,但奈何孫策太強,以一敵二仍打得兩人落花流水,只能關門避戰。
于是乎,太史慈很順利的就收編了二人,得兵數千,整合成一支近萬人的大軍,重整旗鼓,再次發起攻勢。
這一次,由于太史慈的加入,孫策在戰場上有了勢均力敵的對手。
孫策本來還想如法炮制,率隊強襲,先發制人的打擊圍城大軍的士氣。
結果太史慈直接出手攔截,兩人在宛陵城前展開殊死搏斗,竟大戰百余合不能分出勝負。
這一幕直接把周圍廝殺的兩軍將士們看呆。
“好一個孫伯符!”太史慈收槍而立,眼中閃爍著欣賞的光芒:“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武藝,難怪能連敗笮融、薛禮!”
孫策也收起長槍,朗聲笑道:“太史將軍果然名不虛傳!若非各為其主,真想與將軍把酒言歡!”
兩人相視一笑,竟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就在此時,城樓上突然傳來周尚的喊聲:“伯符快回城!敵軍趁你出戰時已從西門偷襲!”
孫策大驚失色,急忙撥馬回援。太史慈卻出人意料地沒有追擊,反而下令鳴金收兵。
“將軍為何不趁機拿下此子?”副將不解地問。
太史慈望著孫策遠去的背影,輕嘆一聲:“此子勇武過人,又重情重義,殺之可惜。況且.”
他壓低聲音:“況且,大將軍亦早有密令,對這孫策他另有安排。”
“另有安排?”副將詫異,“大將軍不會是想要要招降那小子吧?不能吧,那是殺父之仇啊!”
太史慈輕笑一聲,不置可否:“不試試又怎知?”
當夜,太史慈便派心腹潛入宛陵城中,給孫策送去一封密信。
“什么?太史慈約我單獨會面?”孫策看完信后,眉頭緊鎖。
周尚急忙勸阻:“此必是誘敵之計,伯符萬不可中計!”
孫策沉思片刻,卻道:“我昨日與其交戰,觀此人絕非奸險之徒,況且他若真想取我性命,方才大可趁我回援之時發動突襲。此番邀約,或許另有深意。”說罷,他不顧眾人勸阻,執意披掛上馬,只帶了兩名親隨,便前往約定的石亭。
太史慈單騎而立,見孫策如約而至,微微點頭:“孫公子果然膽識過人。”
孫策勒住韁繩,目光警惕:“太史將軍深夜相邀,所為何事?”
太史慈大笑一聲,開門見山:“孫公子可知為何能活到今日?”
孫策一愣,隨即傲然道:“自然是憑我手中這桿槍!”
太史慈搖頭:“非也。若非大將軍暗中授意,縱使有十個孫伯符這宛陵城怕也早被踏平了。”
孫策大驚:“你說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