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之前的第二季稻谷是5月下旬種,收稻谷的時間恰好處于9月雨量充沛的季節,收回來的稻谷很容易發霉。
于是,農科站來了技術員指導,第一季早稻的收獲時間,放到了雨量較少的6月中下旬,一旦放晴,就搶收稻谷。
聽趙主任說,今年每畝收獲的稻谷,確實要比往年重幾十斤。
早稻收割后,農科站的技術員又送來了晚稻種子。
忙完地里的農活,張和平就把6個醫生和31個待選醫生叫回了衛生院,并開始了新一輪的考核,依舊拿出4個衛生技術崗名額。
這次考核,雖然來得遲了些,卻并不突兀,只是被農忙耽誤了而已。
張和平用三種語言闡述考題,在白云、依樹錯愕注視下,張和平公然對當地人放水,欺負知青聽不懂當地話。
于是,本次通過的4個醫生,都是當地年輕人。
時值7月,還有6個名額,供19個知青、8個當地年輕人爭奪。
27個待選醫生以為還要再學一個月才考試,卻不想張和平將這6個名額定性為護士崗。
簡單教了他們幾天衛生知識,護理注意事項,以及靜脈注射等簡單的知識后,就開始了考核。
這一次,張和平交給了依樹去主考,讓白云和其他8個醫生在一旁看著,最后選了2個女知青和4個當地年輕姑娘出來。
就在落選的17個知青、4個當地年輕人失落之際,張和平卻讓他們收拾行李,跟著來南臘鎮查看黃花蒿長勢的沈默廠長,去景城制藥廠當工人。
這21個年輕人認真學習了這么久,加上沈默愿意賣張和平這個面子,這工作崗位就定下了,事后不知有多少人會后悔沒參加衛生院的這次崗位選拔。
“張院長,真不能先給我一批黃花蒿嗎?”沈默郁悶地站在客車門口,試圖再努力一下。
張和平笑道:“沈廠長,你如果想要一炮打響景城制藥廠的名頭,就聽我的,下個月中旬來拖黃花蒿。”
次日,南臘鎮八百多號男女老幼都行動了起來,雨天編竹篾,晴天去西坡剪黃花蒿頂部枝條,搞扦插。
今年的扦插量,是去年的10倍。
西邊這座矮山,除了山頂的那一排南北走向的樹只被修了枝丫,東西兩面坡地都被開墾出來種植黃花蒿了。
只不過,這座山對著南臘鎮的東面山坡,是一片即將開花的黃花蒿,西面山坡則是剛扦插的黃花蒿枝條。
“老趙,東面山坡的黃花蒿,下個月只留兩三百株長勢最大最壯的留種,其他的全部賣給藥廠。你記住了,只有黃花蒿的花蕾長出來,卻沒有開花的時候,黃花蒿治療瘧疾的藥效才是最好的。”
“小張,你放心出去給麻風村的病人找藥,這里交給我,保證沒問題。”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