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見賀子江跟馬秀珍打了個招呼,對張和平笑道:“我們今早簽了7000萬鎂元訂單,下午應該還能簽6000萬;你那邊的衣服賣得怎么樣?”
“剛簽了個360萬的小單子,就被巖鼓急吼吼叫過來了。”張和平笑著跟眾人招呼了一聲,“我還得回那邊看看,你們繼續忙。”
“謝了,張主任!”方處長跟張和平握了一下手,才看著張和平一行人離開。
……
回紡織品展廳的路上,張和平對馬麗莉說道:“大表姐,我剛才簽了個首都紡織廠的招工協議,我記得表姐夫和陳姨都在這個廠。”
“嗯!”馬麗莉輕應了一聲,似乎想到了什么,希冀地看著張和平。
“一家人全在一個工廠的風險太大,萬一這個工廠經營不善,一家人都被停發了工資,你想想到時候是什么境遇。”張和平放緩腳步,輕聲說道:
“你想當工人的話,我建議你選擇首都第二制衣廠,看看他們廠是怎么管理工人的,哪些制衣工人勤快,哪些工人喜歡偷懶;然后想想你以后開制衣廠了,該怎么管理那些工人。”
“我,開制衣廠?”馬麗莉詫異看著張和平的后腦勺。
張和平沒有多做解釋,回到紡織品這邊的洽談室后,簡單問了一下訂單數量,以及一些要求,就坐到一旁的桌邊,畫起了羊毛衫圖樣。
等到中午時分,人群漸漸散去,首都紡織品外貿公司的帶隊負責人,以及那10個工廠的帶隊負責人,興奮地合計了一下訂單數量,36萬件!
他們興奮,因為這是廣交會的第一天!
12鎂元的離岸單價,總計432萬鎂元,即便10個工廠分,每家也能分40多萬。
至于利潤,不在他們考慮之列,現在只論創匯多少!
張和平跟首都那邊打了個電話,向王主任說了一下今早意外簽到大單的原因,并提了一下他對那10個工廠產量的擔憂。
王主任倒是看得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只要張和平沒簽字就行。
說到簽字,張和平笑嘻嘻地說道:“我跟那10家工廠都簽了一份招工協議,目前來看,他們廠明年的用工名額都是我們的了,嘿嘿……”
“過猶不及!”王主任在電話另一頭,嚴肅說道:“招工協議的事不要再提了,我們自己知道就行。”
張和平笑道:“王姨,制衣廠那邊如果兌現承諾,麻煩你安排我大表姐馬麗莉頂一個名額,看看她當上工人后,能否把戶口落到城里來。”
掛斷電話,張和平將十幾張羊毛衫圖樣遞給紡織品外貿公司的帶隊負責人,本想讓他安排人把圖紙送回首都,他竟然說花都郵局引進了傳真通訊設備……令張和平有一種out了的感覺。
“非常感謝張和平同志對我們的幫助,伱看是否方便一起吃個午飯?”那個負責人說著,就看向了陳淑婷那邊。
“不湊巧,那邊還有個港商的生意還沒談攏,改天回首都了再聚。”張和平跟對方握了一下手,又跟那10個工廠的負責人打了聲招呼,就帶著馬秀珍他們出去找吃的了。
話說,這年月都流行在自家單位、工廠食堂請客。
那個負責人請吃午飯的話,只能算是客套;哪怕他是首都來的,也不見得有多的糧票請客。
下午,張和平帶著馬秀珍他們逛了會其他展廳,看了一下國內外參展商的商品。
尤其是幾個賣化學制品的外商,張和平與陳淑婷特意去問了一下苯甲酸乙酯、硫酸二乙酯鈉、氫氧化鈉等物的價格。
到了家電展廳,張和平看著那些黑白電視機、彩電,忽然對馬秀珍問道:“媽,閻埠貴那臺黑白電視機的票,是從哪里弄到的?咱家這么多人上班,都沒得到一張電視機票,他一個小學老師憑什么有。”
“好像是易中海退休時,軋鋼廠發的票。”馬秀珍隨口回道。
陳淑婷疑惑問道:“買電視機也需要票嗎?”
“嗯!”張和平應了一聲,瞥了一眼國產的9寸黑白電視機,然后看向了來自東歐的幾個外商展臺,12寸至24寸的黑白電視機、彩電,可惜需要鎂元,還不零售。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