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一道由皇帝朱興明親自擬定、司禮監用印的圣旨,并未通過常規的兵部文書傳遞,而是由一隊宮中太監和錦衣衛緹騎組成的特殊宣旨隊伍,快馬加鞭,直接送往山海關。
這道圣旨的內容,在發出之前,被嚴格保密,甚至連內閣都未曾預聞。
宣旨隊伍抵達山海關時,吳三桂率領麾下所有游擊將軍以上的將領,整齊地列隊于總兵府校場,擺香案,跪迎圣旨。
吳三桂心中志忑又期待,他猜測這或許是關于遼東總督人選的旨意,甚至可能是對自己的嘉獎和擢升。
宣旨太監展開明黃的圣旨,用尖細而清晰的聲音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山海關乃國之咽喉,將士乃國之干城。守關將士,戍邊辛苦,櫛風沐雨,保家衛國,朕心甚念之。為體恤邊關將士辛勞,彰顯皇恩浩蕩,特旨:自即日起,山海關所有游擊將軍以上的駐防將士,每日伙食標準由白面饅頭三個,豬肉二兩,增至白面饅頭五個,豬肉半斤,時令蔬菜若干,務使將士飽食,安心戍邊!此乃朕之殷切期望,著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切實執行,不得有誤,欽此——!”
圣旨讀罷,校場之上,一片死寂。
所有跪著的將領,包括吳三桂在內,全都愣住了,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每日…白面饅頭五個?豬肉半斤?
這…這怎么可能?!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明邊軍的標準伙食,他們再清楚不過。尋常軍士,能吃飽糙米飯或雜糧餅子就不錯了,五日能吃一次肉見點葷腥,那都算是長官克扣得不狠、上面撥款及時的優厚待遇了!即便是他們這些中高級將領,也不可能天天吃肉!皇帝怎么會下這樣一道完全不切實際的圣旨?!
宣旨太監似乎對一臉錯愕難以置信的吳三桂:“吳總兵,接旨吧。陛下隆恩,可是天大的恩典啊,還不快領旨謝恩?”
吳三桂猛地回過神來,心中瞬間涌起一股極其不祥的預感,后背唰地一下冒出一層冷汗。他幾乎是機械地伸出雙手,接過那沉甸甸的、卻如同烙鐵般燙手的圣旨,聲音干澀地高呼:“臣…臣吳三桂,領旨謝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身后的將領們也如夢初醒,跟著山呼萬歲,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疑惑、震驚,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看向吳三桂的懷疑。
圣旨是皇帝下的,金口玉言,自然不可能有假,更不可能“胡說八道”。那為什么他們從未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唯一的解釋就是,吳三桂這狗東西克扣軍糧。
圣旨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山海關所有駐防將士,每日伙食標準由白面饅頭三個,豬肉二兩,增至白面饅頭五個,豬肉半斤,時令蔬菜若干。
也就是說,他們之前吃的,你每天二兩豬肉,白面饃饃是三個的標準。
這不純屬放屁么,有的將領在山海關鎮守數年,就算是過年也沒有這待遇啊。
雖然將領的伙食標準略高于士兵,但也沒聽說什么時候一天給二兩肉的。
吳三桂的手下們紛紛看向了他,內心無不忿忿不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