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樊超的教學方式獨樹一幟,他將課堂搬出了沉悶的書齋。
演武場上的汗水與毅力:
他并非一開始就傳授高深莫測的武功秘籍,而是從最基礎的站樁、馬步、呼吸法門教起。
“殿下,武學之道,根基為重。如同建造宮殿,地基不牢,再華麗的樓閣也會傾覆。這站樁,練的是下盤穩固,更是心性的沉淀。氣息調勻,方能臨危不亂。”
春日陽光下,小小的太子咬著牙,汗水浸濕了衣襟,雙腿顫抖,卻依舊努力維持著姿勢。
孟樊超在一旁靜靜看著,偶爾上前細微調整他的動作。
“殿下,感覺身體的顫抖了嗎?那是你在克服自身的極限。記住這種感覺,將來面對困難和壓力時,你便會知道,忍耐過去,便是成長。”
當太子終于能穩穩站完一炷香的時間時,他臉上露出的那種超越年齡的成就感,讓孟樊超心中微微觸動。
不愧是皇帝的種,朱和壁不但不覺得苦,反倒是喜歡這種成就感。
練功間隙,樹蔭下,石凳旁,便是孟樊超的“故事課堂”。他不再僅僅講述俠客的豪情仗義,開始有選擇地分享一些更為復雜的“案例”。
他會講一個看似忠厚老實的客棧老板,如何利用信息差,坑騙過往客商。
會講兩個結義兄弟,如何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反目成仇,會講某個地方官,如何表面清廉,暗地里卻縱容親屬橫行鄉里。
他從不直接告訴太子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而是引導他思考。
“殿下,您覺得這客棧老板為何能屢屢得手?”
“若您是那對兄弟中的一人,當如何避免這樣的結局?”“作為君主,如何才能不被這樣的官員蒙蔽?”
太子聽得入神,時而蹙眉深思,時而提出自己的見解,雖然稚嫩,卻往往能切中要害。孟樊超驚喜地發現,這位小太子擁有極強的洞察力和同理心。
太子喜歡孟樊超給他講故事。
最讓太子期待也最讓護衛們緊張的,是孟樊超偶爾安排的“校外教學”。
在得到皇帝特許和駱炳的周密安排后,孟樊超會帶著換上普通富家子弟服飾的太子,秘密出宮。
這也是,朱和壁最喜歡的。
他們去過喧鬧的集市,看小販如何吆喝,看百姓如何為幾文錢討價還價,聽茶攤上的人們閑聊各地的新聞和官府的政策。
太子第一次知道,原來京城里還有這么多人為了生計如此奔波。
他們也去過相對混亂的城南區域,遠遠觀察那些地痞無賴的行事風格,看他們如何欺壓弱小,又如何被更兇悍的人壓制。孟樊超會低聲講解其中的門道和生存法則。
但是,基本上孟樊超不會讓太子接觸這些人。
這讓朱和壁抓耳撓腮,很想融入這些百姓當中去。
孟樊超覺得他還太小,加上太子身份尊貴,并未答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