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先生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太子好奇地問。
朱興明的目光變得悠遠:“李巖啊...他是為父這輩子最敬佩的幾個人之一。當年天下大亂,為父四處征戰,他就是為父的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多少次危急關頭,都是他出奇謀、定良策,助為父渡過難關。”
“那他為什么不在朝為官,反而隱居西湖呢?”太子不解。
朱興明輕嘆一聲:“這就是他的智慧所在。天下安定后,他急流勇退,辭去所有官職,帶著紅娘子歸隱西湖。他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愿見昔日戰友因爭權奪利而反目成仇。”
太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第二輛馬車內,孟樊超閉目養神,耳朵卻時刻注意著周圍的動靜。
作為暗衛首領和太子太傅,他肩負著保護圣駕和太子的重任。這次微服南巡,雖然極為隱秘,但仍不能有絲毫大意。
大內總管太監劉來福坐在孟樊超對面,臉上略帶憂色:“孟大人,皇上這次突然決定南下,老奴這心里總是七上八下的。要是讓朝中大臣們知道,特別是張首輔...”
孟樊超睜開眼,平靜地說:“劉公公不必多慮,陛下自有主張。況且,有你我隨行護衛,加上駱炳大人派的錦衣衛暗中保護,應當無虞。”
劉來福嘆了口氣:“希望如此吧。”
張定作為內閣首輔,如今是越來越沉穩了。他是堅決反對,皇帝微服出宮的。
第三輛馬車裝載著行李和貨物,孫旺財坐在車轅上,與駕車的一名錦衣衛低聲交談著。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他本可坐在車內,但他寧愿在外面,以便隨時聽候差遣。
車隊一路南下,經過河北,進入山東地界。
七日后,車隊抵達濟南府。
按照計劃,他們在此休整一日。朱興明決定帶太子逛逛濟南的市集,體察民情。
濟南的街頭熙熙攘攘,叫賣聲不絕于耳。朱和壁好奇地打量著四周,對他這個從小生活在深宮的太子來說,市井的一切都那么新鮮有趣。
“父親,你看那是什么?”太子指著路邊一個賣糖人的小攤問道。
朱興明笑著對孫旺財示意,孫旺財立即上前買了兩支糖人,一支是騰飛的龍,一支是展翅的鳳。
“民間手藝人的巧思,不比宮里的御匠差吧?”朱興明對太子說。
太子點點頭,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糖人,甜得瞇起了眼睛。
一行人信步走著,忽然前方傳來一陣騷動。只見一群人圍在一起,中間是一個老農和幾個衣著華麗的家丁模樣的漢子。
“怎么回事?”朱興明皺眉問道。
孟樊超使了個眼色,一名扮作護衛的錦衣衛立即上前打探。不多時回報說,那老農挑菜進城販賣,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富家公子的馬車,菜撒了一地,還被要求賠償馬車的“損失”。
“光天化日,豈有此理!”朱和壁憤憤不平,正要上前理論,卻被朱興明拉住。
“看看孟師父如何處理,學著點。”朱興明低聲道。
孟樊超穩步上前,分開人群:“諸位,何事爭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