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明哈哈大笑:“好個李巖,果然是算無遺策!”
其實朱興明知道孟樊超想說什么,李巖在西湖,歸隱又算不歸隱。
怕的,就是皇帝對自己疑心。
在西湖泛舟,將自己置于皇帝眼皮底下,表明自己的心跡。
談笑間,車隊已進入江蘇地界。距離杭州越來越近了。
十日后,杭州西湖畔。
時值初夏,西湖波光粼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游船畫舫在湖面上穿梭,笙歌笑語隨風飄來。
朱興明一行人在西湖邊的一處僻靜院落前停下。這里離熱鬧的湖區有些距離,環境清幽,院墻內探出幾枝翠竹,頗有隱士居所的風范。
孟樊超上前叩門,不多時,一個書童模樣的少年開門出來。
“諸位找誰?”書童問道。
“請問李巖先生可住在此處?故友朱明前來拜訪。”朱興明上前一步,用了當年與李巖并肩作戰時的化名。
書童打量了一下眾人:“請稍候,容小的通報。”
不多時,院內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大門豁然洞開,一位青衫文士快步走出。他年約五旬,面容清癯,雙目炯炯有神,雖布衣草履,卻難掩一身儒雅之氣。
“果然是朱兄!”李巖驚喜交加,上前緊緊握住朱興明的手,“一別十年,朱兄風采依舊!”
朱興明也激動不已:“李兄隱居于此,真是羨煞我也!這西湖美景,閑云野鶴的日子,可比那...比那生意場上的勾心斗角強多了!”
李巖會意,笑道:“朱兄說笑了,快請進!這位是...”他看向朱興明身后的少年。
朱興明拉過太子:“這是犬子朱和壁。壁兒,快來見過李伯伯。”
太子恭敬行禮:“侄兒朱和壁,見過李伯伯。”
李巖仔細端詳太子,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笑道:“賢侄不必多禮。好個英氣勃勃的少年郎!朱兄好福氣啊!”
李巖如今是大頭百姓一個,你皇帝再大,我也不必對你畏手畏腳了。
甚至于,李巖敢和朱興明稱兄道弟。
其實朱興明是欣喜的,帝王哪有朋友。
眾人進入院內,但見庭院不大,卻布置得十分雅致。假山池沼,翠竹掩映,幾間茅舍錯落有致,檐下掛著風鈴,隨風發出清脆的響聲。
一位身著紅衣的女子從屋內走出,雖已中年,但風姿綽約,眉宇間透著英氣。正是李巖的妻子,當年叱咤風云的紅娘子。
“朱大哥,多年不見!”紅娘子爽朗笑道,目光落在太子身上,“這就是壁兒吧?長得真像你年輕時候。”
朱興明感慨道:“紅娘子也是風采不減當年啊!”
眾人寒暄間,一位老仆端上茶點。李巖吩咐道:“去準備一桌酒菜,今日我要與故人痛飲一番,既然來了,就在寒舍多住幾日,讓我盡盡地主之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