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學校的簡介和發展規劃。雖然是新成立,但得到了東非政府的重點支持,建立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向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齊寧逸隨手翻閱著文件,彩色印刷的頁面上展示著效果圖,不過對于這次他并不在乎。
“待遇方面呢?”
齊寧逸合上文件,直截了當地問。
“年薪比您目前高10%,提供校內專家公寓,還有一筆可觀的研究啟動資金。”
周毅報出一個數字。
齊寧逸幾乎要笑出聲來。
高10%?
去那么遠的地方,實際收入可能還不如現在。更何況,現在自己已經是4個孩子的父親,老大和老二已經開始讀書了,搬家意味著全家生活的巨大變動。
“周先生,感謝您的好意,但我恐怕——”
“鄭教授,”
周毅打斷他,聲音突然變得誠懇,“我知道條件不夠誘人。但這份工作的意義遠超過薪酬。
原本那所學校里的絕大多數人他們都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他們需要您這樣的老師,他們需要您向他們傳播現代的經濟知識。”
齊寧逸怔住了。
十四年前,他也是從西南一個小縣城里一路輾轉,從滇省游水到了國外的窮學生,不過他比很多人都幸運一些。
他來到了sea,靠著獎學金和勤工儉學完成學業。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就是他們。
“為什么是我?”
齊寧逸輕聲問。
周毅笑了:
“因為您在人口經濟學和區域發展領域的研究,特別是關于人口紅利和發展中國家發展優勢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深刻的。
而那所學校將來畢業的學生都會到東非去。而東非是個發展中國家,所以校方認為你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聽著對方的回答,齊寧逸陷入了思索之中。
“我需要時間考慮,”
最終他說道,“這關系到我的家庭。”
“當然,”
周毅又遞上一份更詳細的資料,說道:
“這里有學校的聯系方式,您可以親自了解。我們期待您的回復。”
兩人握手告別時,齊寧逸注意到周毅的手掌粗糙有力,不像一般辦公室白領的手。這個細節讓他若有所思。
在朝著停車場走去的路上,齊寧逸的思緒飄得很遠。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條通往遠方的路。他想起自己剛剛穩定下來的工作,現在在中文大學任教的他對于當下的生活是非常滿意的……
但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周毅那句“他們需要您這樣的老師。”
齊寧逸停下腳步,望著遠處高樓大廈間的一線天空。然后又搖頭長嘆一聲,隨后打開車門后,他發動汽車,駛出了學校,在這個時候,他心里已經做出了決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