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大老粗在山野之間做飯,自然不會太講究。
那鍋菌湯里除了一些常見的菌子外,還有好些個亂七八糟的野菜。
宋玉枝怕眾人瞧不分明,把旁的雜物都抖落干凈,只把一個白色傘狀蘑菇留在那長柄木勺里,說這就是她說的毒菌子!
“宋家小子快別瞎扯了!歷來都知道菌子確實不少帶毒,但都是越鮮艷的越毒。”
“我也知道那個說法,這純白的有啥危險的?”
宋玉枝不徐不疾道:“這菌子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離生梢密,喚作白毒傘鵝膏菌,別名叫白毒傘。乃是劇毒之物,所幸這一大鍋菌湯里只有這么一小顆,想來這營地里的伙計只分著喝了湯,還未曾開始吃里頭的東西。不然真是神仙難救!”
“白毒傘”這名號一出,隊伍里就有人就變了臉色。
等到宋玉枝說完,有人聲音發顫地開口道:“我家村子里有個人,就是上山采了一種白什么傘,吃了就沒命了。”
“沒錯,這‘白毒傘’的名號我好像也聽過!”
老黑沒好氣道:“你倆早不說,沒得讓宋家小兄弟解釋這么多!哥幾個還等什么?快把人往板車上抬啊!”
既知道是中毒,而并非是怪力亂神的事,眾人也不再啰嗦什么,立刻忙活起來。若遇到沉浸在幻覺,不肯配合的伙計,板車上也帶了麻繩,他們直接把對方綁了上去。
來時正好是一板車的人,現下拉了這么些人,自然是裝不下的。
老黑就只點了一半的人隨行,另一半人留下看守燒好的炭和灑掃營地。
這過程中,老黑都沒讓宋玉枝上前幫忙,待到搬運完畢后,他搭著宋玉枝的肩膀,客客氣氣地贊賞道:“宋小兄弟,今遭的事兒多虧你了……你看你是直接跟我回城,還是留下?”
宋玉枝不動聲色地從老黑手底下挪開,笑道:“您客氣了。我想在山上留一陣子,尋摸點野菜、菌子之類的東西。”
老黑說行,“你是個有成算的,自己小心點就是。我這第二車還得拉炭,第三車才正式回城。你天黑前回來就行。”
說著,老黑還把營地里頭的家伙什指給宋玉枝看,讓她可以自己取用。
說定之后,老黑就帶著一些人先行離開了。
他這掌柜的發了話,留下的其他人自然也不會派活計給宋玉枝。
宋玉枝在家伙什里翻了翻,找到一把自己合用的小鐵鍬,一個小布袋子,便從營地里出了去。
下午晌的日頭暖融融的,山林之間也不會讓人覺得寒冷。
不過到底是冬日了,一眼看過去,草木凋敝,可用的東西實在不多。
宋玉枝走走停停,尋摸了好半晌,也只采到了一小把野雞翎、狗鈴鐺之類的野菜……加起來都不夠拌上一盤子的。
終于,幾刻鐘之后,宋玉枝在一個小山坡上看到了一條山藥藤!
野山藥一般在秋季就完全成熟,可以采摘了。
這絕對是滄海遺珠!
順著那山藥藤爬了半個山坡,宋玉枝找到了地方,當即就開始用小鐵鍬挖地。
挖了大概半刻鐘,宋玉枝看到了野山藥的影子!
這野山藥的頭有小孩胳膊那么粗,直直地插在土里,一下子都看不到多長。
下頭的土松軟一些,宋玉枝怕把這肥碩粗大的野山藥挖斷,干脆開始用手撥楞。
好一會兒之后,一整顆野山藥被挖了出來。足足有一米多長,三四斤重!
此時也快到黃昏時分,宋玉枝扛上長棍似的山藥就準備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