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宋玉枝有些心虛,一直垂著眼睛不敢直視沈遇。
現下她想好了計劃,也把話都說開了,態度又變回了之前的落落大方。
她不是心機深沉的人,現下也未曾想隱瞞什么,接著說道:“沈大哥方才進了我家卻站在院子里沒往屋里進,想來也是到了地方才知道了趙大娘的打算?你也不想被催婚的對不對?咱們只說先相處著,在長輩面前交差。后頭就說只相處出了兄妹情誼,大娘和我娘也就不會想著亂點鴛鴦譜了……”
“當然了,如果不久后沈大哥有了心儀的姑娘,我肯定會跟未來嫂子說明情況,絕對不會影響了你們的姻緣。”
沈遇不由彎了彎唇,卻沒有一口應承下來。
小姑娘確實聰穎,這么快就分辨出他現下也沒有成家的心思。
可惜這個她自以為周全的交差計劃,卻有個百密一疏的地方。
人非草木,相處過程中,萬一他們二人里有人真的動了情呢?
若是兩情相悅,那自然可以假戲真做,皆大歡喜。
可若只是一方動情,后頭就怕不好收場了,真真要壞了兩家情誼的。
想到之后,沈遇并沒有直接說出來。
畢竟他這層顧慮有往自己臉上貼金、說人家小姑娘一定會喜歡上自己的嫌疑,亦或者在說他自己會管不住自己的心,對小姑娘生出綺思。
總之不好直接宣之于口。
正在這時,宋家小院門口響起了腳步聲。
宋玉枝猜著是訂了元宵的客人登門取貨。
萬事都沒有自家的營生重要。
她跟沈遇說了聲“抱歉失陪”,而后就快步走到門口相迎。
來的是一對母女,母親快四十的年紀,女兒才十六七,母女倆打扮的都很齊整,其中那女兒正是跟沈遇搭訕兩次都以失敗告終的潘姑娘。她垂著腦袋,蔫蔫噠噠地跟在自家親娘身后。
潘大嬸一臉的無奈,見到宋玉枝過來,她笑著詢問:“小娘子,我家的那元宵可做好了?”
前頭宋玉枝賣魚丸和酸菜魚的時候,潘家并沒有使人來買。
年頭上宋玉枝開始接登門燒菜的訂單,才做到了潘家的生意。也是近來才開始相熟。
這次宋玉枝賣元宵,潘家定了五十顆,算是最大的主顧。
宋玉枝笑著應道:“都做好了,潘嬸子稍等我一下,我這就去裝了來。”
“麻煩小娘子幫我裝的好看一些。”那潘大嬸將手里的食盒遞給宋玉枝,轉頭又繼續跟女兒低聲說體己話,“巧兒,一會兒去你姑母家送元宵,你可千萬記住娘說的話,要好好表現,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