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巧兒不耐煩地應道:“知道了,娘都說好幾遍了!但是娘也知道,姑父家里三代單傳,表哥又是個秀才,他家怎么可能舍得讓表哥來入贅咱家?”
潘大嬸嘆氣,“誰說不是?只是朝廷的催婚令下來了,倉促之間哪里去尋合適的贅婿?便只有從親戚中挑選一個了。你姑母家清苦,又供著個讀書人。你表哥也是運道差,正巧才剛讓人退了婚。今天你奶和你爹都會好好相勸,再多舍出一些嫁妝,婚后讓你們小夫妻兩個兩邊住著,將來分出一個孩子來姓‘潘’,也就了了你奶和你爹的心愿了。”
潘巧兒輕嗤,“奶和爹是準備跟姑母好好說道,還是用孝道的帽子壓著姑母同意?”
潘大嬸一個眼刀子殺過去,潘巧兒不敢再繼續說下去,只悻悻地道:“反正我覺得這樣不好,我沒有親兄弟,自小就把表哥當親兄長,表哥也是一樣。讓我們成婚也太難為人了!”
“你懂什么,這叫親上加親。你表哥可是秀才!上哪兒去找比他更好的夫婿人選?”
潘巧兒又想到了剛見過兩面的青年,可惜現下還不知道對方姓名。
又可惜方才從趙家門前經過時,趙家大門緊閉,無人在家的模樣。自家親娘還未見過對方,空口無憑的,說了親娘也不會相信。
偏偏家里因為那催婚令急得火燒火燎的,這兩日就要把自己的終身大事給定下來。
她心中煩躁地抬起眼,正好看見了宋家院子里站著的健壯身影!
堂屋里,趙大娘跟周氏笑過之后便開始促膝長談。
此時趙大娘正說到動情處,“我先前在沈家當奶娘,后頭我家孩他爹和孩子生了重病,沈家給了我好大一筆銀錢歸家。后頭我家那口子和我那苦命的孩子還是福運不夠,就那么病死了。我那會兒心如死灰,也想隨他們一道去了。沒成想不久后就聽說沈家遭逢大難……我想法子找到了遇兒。那時候他受了傷,我把所有的家底都變賣了為他治傷,這孩子知恩,從那之后就改口喊我娘……”
趙大娘的一匣子話是在跟未來親家交底,但關鍵處還是語焉不詳。
那沈家是哪個沈家?沈雖然不是大姓,卻也不少,不報上籍貫和行當,誰知道是哪個沈家?
還有沈家遭逢的大難又是什么?怎么會闔家傾覆了?
但周氏并不見怪。說起來自己現下也沒和趙大娘提過宋家其他人的事兒呢。
也不是信任不過,就是還沒到說那些事情的時候。
而且說了又能如何呢?不過是平添傷心罷了。
將心比心,她也覺得趙大娘不是有心隱瞞,可能也是未到具體細說的時候。
周氏拿著帕子給趙氏擦了眼淚,“今日既是元宵佳節,又是姐姐家的喬遷喜日。大喜的日子可別哭。”
趙大娘抹了把臉,樂呵呵笑道:“是!不只是那兩重喜,更還是倆孩子……總之苦日子都過去了,你家枝枝有好廚藝,我家遇兒又有一身的力氣,都是踏實肯苦的忠厚孩子。咱們往后都會越來越好的。”
說著話,趙大娘聽到屋外多了一道陌生的女子的聲音,說:“趙家大哥,你怎么在這里呀?真是好巧。”
趙大娘唇邊的笑卡了殼,她才在周氏面前夸沈遇踏實忠厚呢!
這又是哪里招惹來的姑娘?
可別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給攪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