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收了自家親娘封的五文錢小紅封。
今日他居然會主動開口要工錢,可不是讓宋玉枝吃驚?
說起來小家伙雖然年紀小,做活兒很有限,但是他在算數上是真的有天分——
他原先就有些算學基礎,宋玉枝抽空隨便教了一段時間,現下他數到幾千都不會出錯,簡單的乘法也會了。
后頭再加把勁把復雜一些的混合運算學會了,就完全能頂個普通的賬房先生來用了。
還是那種不用擔心會做假賬、中飽私囊的賬房先生!
擱一般人家,那肯定不會理幾歲孩子的話。
在宋玉枝這兒,弟弟早慧又懂事,她日常跟他說話,也是把他當成小大人來對待。
付出有回報,才不會打消小孩子幫忙做工的積極性嘛!
所以宋玉枝就認真地問他說:“那你要多少?”
宋知遠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能干的活兒很少,所以我想著一天要……兩文錢。要是姐姐覺得多了,我還可以再降降,一文錢也是可以的。”
宋玉枝聽完實在是裝不出認真的模樣了,笑著禿嚕了他一把腦袋。
“不用降了,我一天給你兩文錢。”說著宋玉枝就要摸兩個銅板給他。
“不用現在給的,我也月結!雖然兩個銅板不會影響姐姐的生意,但是我怕我拿到手就花了。”
趙大娘逗他,“那你不花要工錢干啥?留著將來娶媳婦啊?”
六七歲大的孩子哪里懂什么娶媳婦呢?
宋玉枝還以為弟弟肯定會露出迷茫的神情。
可宋知遠小大人一般點頭說對啊,“就是攢著娶媳婦的。姐姐年頭上還要給我壓歲錢,以后我娶媳婦,姐姐肯定還想著要給我銀錢。現在我有工錢啦,一天兩文,一個月六十文,一年就是七百二十文。攢上十年,我就有七兩銀子了。到時候也不要姐姐再給我準備什么。”
趙大娘驚訝地張大了嘴,回過神來后直呼“乖乖”,看向周氏道:“你家這孩子都怎么教的?枝枝我就不說了,我都夸厭了,怎么這么小的知遠還這么聰明?不只是會算數更也知道疼人!這要是送去讀書,將來少不得給妹子你掙個誥命回來!”
宋家后人終生不能回京和科考,這個話題不適合再繼續。
宋玉枝就立刻岔開道:“大娘可別夸他了,他確實算數好,但哪里就懂什么娶媳婦了?”
說著她就問弟弟娶媳婦是啥意思?
小家伙依舊言之鑿鑿,“娶媳婦就是我找個人一起生活,然后咱家就多一口人來給姐姐做工!”
這話一說,在場的幾人都笑起來。
趙大娘笑得最大聲,“你這是給自己娶媳婦還是給你姐姐娶媳婦呢?”
宋知遠這下子是真迷茫了,問說:“這有啥不一樣嗎?”
在歡聲笑語里,一頓午飯很快吃完。
飯后,幾人分工洗碗和收拾衛生,想到方才弟弟的童言童語,宋玉枝還是止不住地笑。
隔壁胖嬸家,吃海鮮得慢慢品,所以這會兒他們夫妻倆才結束營業。
攤子上安靜下來之后,胖嬸聽著隔壁三五不時傳來的笑聲,再看一眼木訥到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丈夫,總覺得哪里不得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