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點小生意,都不夠人塞牙縫兒的呢!也不知道在高興個啥?!”
冷不丁的,胖嬸那沒好氣地聲音就傳了來。
這次她倒是沒再往宋玉枝這邊來了,只是在自己攤子上說的。
無奈這固定攤位雖然有木板有屋頂,之所以還稱為攤子,就是因為根本沒有隔音可言。
一般的鋪子怎么可能聽到隔壁的說話聲呢?
那胖嬸就是故意說給宋玉枝聽的,“這才開張第一天,往后還不知道生意咋樣呢!”
她家一道海鮮就賣四十文錢,海鮮是自家兒子漁船捕的,不要什么本錢。
清蒸賣出去,也只要貼一點柴火和蔥姜醬油那些。
一道就能掙二三十文,一個午市下來就有好幾兩銀子進項!
不枉費她和老劉頭省吃儉用那么些年,花了那么些銀錢為兒子買漁船。
那胖嬸也是長久做吃食買賣的,雖然沒聽到宋玉枝她們壓低聲音盤賬,但看菜色和定價也能猜的差不離!
相比之下,她可不是看不上宋玉枝家的進項嗎?一個月掙得還趕不上她幾天工夫呢!
“這人真是見不得人好,非得在好日子里給人潑冷水!”趙大娘拳頭捏的咯吱作響,要是還在過去那種流動攤位上,不用擔心給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她早就去給那胖嬸好看了。
“不管她。”宋玉枝道,“她把我當競爭對手,我卻沒把她當對手。沒必要因為她生氣。”
她同樣沒有刻意壓低聲音,那胖嬸自然也聽到了,在隔壁嗤道:“小娘子可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咱們晨間賣的東西是差不離,但今日午市,但凡手里有點閑錢的客人可都在我家了。往后呢,我們還是做富戶的生意,小娘子就專心做窮苦人家的生意吧!”
窮客人富客人不都是客人么?只要能賺到銀錢就好。
宋玉枝實在是沒懂那胖嬸驕傲得意的點在哪里。
自家生意雖然賺頭小,但勝在穩定啊,跟著季節變換菜色就好。
胖嬸家那海鮮雖然不要成本,但等于是看天吃飯。
這趟收獲豐,誰知道下一趟如何呢?
真要是從別人那里買海鮮,那隔壁肯定得回到五六十文一道的單價,利潤也不會豐厚到哪里去!
正好自家攤子上也收拾妥當了,宋玉枝也懶得同那胖嬸打嘴仗了,她還有別的事兒呢。
今日臨時想的蓋澆飯,實在是生意火爆。
攤子上打水得走挺遠,趙大娘光洗碗都快累斷手了,就這樣后來還多的是客人得等著碗用。
索性就去多買些碗來。
而且這次宋玉枝不想買普通的海碗了,攤子上的海碗可以留給吃小炒的客人用。
她準備去淘換那種碗口大,但實際容量小一些的大碗。
當然了,她肯定是不會生意稍微好了點就偷工減料,給人少裝飯菜的。
只是想讓碗里的飯菜看起來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