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全繼續道:“我們會長還說了,今遭若是辦的好,往后每個月都帶兄弟們聚上一聚!”
這對宋玉枝而言,當然是個好消息!
碼頭上的苦力不會少于百人,一次聚餐那就是訂出去上百份蓋澆飯,那就能做出一兩多銀子的營業額,半兩銀子左右的利潤。
若是能做的長久,那就能成為往后每個月的固定進項!
還有一遭,過去雖有劉大全他們幾個幫著宣傳,但他們的交際圈子也有限,并不可能宣傳到碼頭上所有苦力都知道。
若是這次能在他們的聚會上打響名聲,想也知道后頭能帶來多少生意!
而且這種廣告效應一旦產生,即便后頭真如宋玉枝所想,附近冒出來很多家做蓋澆飯的,也不至于使自家的生意斷崖式下跌!
說起來宋玉枝當時接待劉大全的時候,就已然把碼頭上的苦力都定為目標客戶群。
現下能接觸到這樣的訂單,她雖然有些驚喜,但也不算特別意外。
耐心地聽劉大全說完前因,宋玉枝又為他添了一次水。
先前劉大全跟宋玉枝說過好幾次話,但第一回在人這么少的情況下。
年輕貌美的姑娘親自給自己倒了兩回水,劉大全突然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耳根子都有些發燙。
還好攤檔上不只有宋玉枝一個人,他便立刻把視線調轉,看向一旁的周氏和趙大娘。
“不過這事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今日我們會長讓我來給小娘子打個招呼,問問小娘子什么時候得空,行會好派人過來嘗嘗你的手藝……”
那苦力行會才剛成立一個月,第一次弄出來的聚會當然得面面俱到,不能出半點岔子。
得行會的管理層,甚至會長親自來瞧過、試過菜才能拍板。
宋玉枝當然理解這點,笑著道:“我家午后都得空的,就是得趕在黃昏之前回城,劉大哥幫忙看著選個日子就成。就是不知道你們行會要先來多少人?”
知道了人數,她也好按著人數來準備飯菜。
劉大全道:“應當就只有一二人過來。我回去后就和我們會長約時間,爭取明日或者后日的下午晌,就把我們會長請來走一趟。小娘子不必擔心,我們會長人很好的,你的手藝又過硬。肯定能拿下這一單!”
只多留一二份飯菜的話,就算那會長沒空過來,宋玉枝也能把飯菜帶回去自己吃,絕對不會浪費什么。
通知到位了,劉大全也沒在攤檔上久留,起身告辭。
后頭宋玉枝送了劉大全到門口,少不得還得感謝一番。
她能知道這個訂單帶來的利潤,其他人當然也知道。
那么些苦力呢,總有親朋好友做吃食生意的,誰不想緊著自家人?
若是沒有劉大全幫著舉薦和擔保,還特特跑了這一趟來通知,怕是宋玉枝知道這消息的時候,人家早就選好了訂餐的商戶,黃花菜都涼了。
“不用、不用謝。”劉大全的耳根子更燙了,磕磕巴巴地說,“我就是喜歡吃小娘子的飯菜。希望兄弟們也能吃上!”
說完就不讓宋玉枝接著再送,他三步并作兩步走了。
到底是個能帶來后續利益的大訂單,宋玉枝自然上了心。
收攤之后,宋玉枝特地在碼頭上多待了一陣,和周氏、趙大娘一道仔細打聽了一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