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苦力行會雖然才成立不久,但風評是真挺不錯。尤其是劉大全口中的會長,那經歷更是頗具傳奇色彩。
那會長不是豐州城的本地人士,名叫孫直,人如其名,性子十分剛直,嫉惡如仇,之前在他老家那邊的衙門當捕頭。
可就是因為太過剛直,他不知道得罪了什么大人物,不只飯碗不保,還弄瘸了一條腿,連老家都待不下去了,舉家避到了他妻子娘家。
這邊的官府不敢收用他,那孫直又成了半殘,講究一些的東家不愿意請他,他為了養家糊口,便到了碼頭上當苦力。
孫直到碼頭也就短短一年,就跟本地這些大老粗打成了一片,還成了領頭人物,辦起了行會。
雖他是會長,但并不收什么孝敬,反而還經常自掏腰包幫助行會的兄弟。
當然了,這次“競標”的也不只是宋玉枝一家,據說碼頭上好幾家做吃食生意的都已經收到了風,在悄悄運作了。
打聽清楚這些后,宋玉枝的心定了下來。
她一如既往的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但這種潛在的供應商、承包商之間進行的競爭活動里,多的是非正常競爭手段。
上輩子宋玉枝就見識過不少。
但眼下知道是孫會長是那樣的性情,便也不需要操心那么些事兒了,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想著那孫會長是吃過公家飯的,肯定比一般普通百姓見識廣、眼界高。
宋玉枝就額外多買了一些菜,這樣到時候如果那孫會長還想點別的家常菜,她也能應對。
隔天午市結束,周氏和趙大娘,甚至小小年紀的宋知遠都知道這樁生意很要緊,立刻開始格外認真地灑掃。
周氏還特地泡了一大盆皂角水,把桌椅、餐具、甚至推車、灶臺都擦洗了一遍。
攤檔里外可謂是纖塵不染。莫說是接待行會會長,就算接待什么朝廷官員,衛生上面也絕對讓人挑不出錯處。
也就在他們剛打掃好衛生,劉大全帶著人過來了。
宋玉枝特地把門敞著,注意著門口的動靜。
劉大全剛出現,她便立刻起身相迎。
“小娘子。”劉大全先喊了她一聲,臉上卻沒有前一日的笑意,反而有些微不可察的尷尬。
宋玉枝定睛看去,發現和他同來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矮矮瘦瘦的男人。
男人穿一身細布衣裳,面容還算白凈,但生了一雙內眼角尖銳、外眼角寬闊的老鼠眼,蓄了兩撇八字須。
見了宋玉枝,他背著雙手,毫不客氣地把她從頭到腳打量了個遍。
打量完,他才一邊捻著胡須,一邊往里進:“大全,這就是你推薦的地方?看著真不咋樣。東西能好吃嗎?”
劉大全立刻應道:“當然,不只是我,還有那些吃過這家蓋澆飯的兄弟都說好吃!三哥你嘗嘗就知道了!”
宋玉枝一邊請兩人落座,一邊不著痕跡的掃了那男人的腿一眼。
見他行動如常,宋玉枝也就越發能確定來的并不是孫直本人了。
前頭劉大全也只說行會派人過來試菜,他盡量請他們會長過來,并沒有把話說死。
現下只是換了別的代表來試菜而已,宋玉枝臉上并不顯異色,等他們入座后,便把留好的飯菜端送上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