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宋玉枝醒轉,趙大娘松了口氣,腿腳上的力氣也回來了一些。
未多時,一行三人到了上次老劉頭送胖嬸來的那家醫館。
這醫館距離豐州城西門最近,一般碼頭上的人有什么好歹,都會選擇往這處跑。
今日里頭喧鬧異常,還未走進,就聽到了里頭一聲高過一聲的叫嚷聲。
尤其宋玉枝嗅覺敏銳,在門口就聞著了一股若有似無的血腥味,作嘔感更甚,臉色便越發慘白了幾分。
“娘先陪著宋姑娘稍等,我進去瞧瞧。”
沈遇說著話便抬腳往醫館進了。
醫館掛著簾子,宋玉枝順著他掀簾子的空檔瞧了一眼,就看到那不大不小的醫館里,橫七豎八躺了好些個人。
個個臉上身上都帶著傷、染著血,將那不大不小的醫館擠了個滿滿當當。
沒多會兒,沈遇從里頭出了來,說得換家醫館了。
趙大娘焦急地詢問怎么回事?
沈遇道:“說是碼頭附近的兩伙閑漢發生了一些摩擦,打得頭破血流的。現下不止傷患都送了過來,一會兒還有官差要來問話。大夫忙不過來,聽說只是中暑,便建議咱們換個地方。”
“好端端的怎么打成這樣?”趙大娘略顯煩躁的嘟囔了一句。
眼下自然還是以找大夫給宋玉枝瞧身子為重,趙大娘沒來得及想更多,只接著問后頭去哪里?
兩家人要么在城中清水巷一帶活動,要么就在碼頭上討營生,對城西一帶并算不得熟悉。
也不是不能跟路人打聽,但就怕再遇著醫術不精的,耽擱宋玉枝的病情。
好在沈遇行事周到,聽那大夫不肯收治,就立時詢問了離這處最近的好醫館,他現在便立刻報了個地方,還說從這兒過去大概要一兩刻鐘的腳程。
聽著地方并不算很遠,但是趙大娘確實有些脫力了。
前頭不過是看醫館近在眼前,才一鼓作氣堅持到了這會兒。
現下那股氣兒卸了,趙大娘再把宋玉枝背起,呼吸頓時粗重了好幾分,腳步都有些踉蹌。
宋玉枝緩到這會兒,總算能說出話來了,她輕聲道:“我不礙事,大娘歇一歇吧。或者把我放下來,我慢慢走著過去。”
趙大娘往常都很聽宋玉枝的話,但這次不成。
今日早些時候,她和周氏就是聽宋玉枝左一個沒事,右一個無礙的,才只請了碼頭上的游方郎中給她瞧,也這才有了現下這副光景。
所以趙大娘根本沒理會宋玉枝,只讓她趴好。
宋玉枝自知理虧,可同樣也心疼趙大娘,她自己對身體狀況掉以輕心,生了病算是自個兒活該。
可若連累趙大娘累出病來,那可太讓她過意不去了!
感覺到趙大娘越來越累,她過了半晌再次開口:“不然……讓沈大哥背我?”
平心而論,趙大娘的體力在女子中已經是出類拔萃,甚至一般文弱的男子都不如她。
但跟沈遇相比,自然是沈遇更勝一籌,也能更快帶著宋玉枝就醫。
一路上都只讓趙大娘背,不過是因為時下男女有別,讓人瞧見了對宋玉枝很不好。
宋玉枝思想上還是現代人,自然不會那般講究男女大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