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一早,宋記迎來了第二日營業。
今日沒有從前碼頭的熟客特地來捧場了。
到底碼頭距離城中一帶,還是太遠了。
昨日能有熟客湊著宋記開業大喜,特地過來一趟,已經十分難能可貴。
指望他們日日走上幾十里路,來宋記用飯,是不大現實的。
而且這群熟客通常是手頭并不算如何寬裕的,宋記的收費相較過去宋玉枝擺攤時,還是略微上漲了一截。
不是這些碼頭熟客能日日消費的起的,昨日他們中也沒人預存現銀,當宋記的貴賓。
今日自然就不過來了。
但好在昨日清水巷的街坊四鄰,都聽聞了宋記的收費標準,說好今日要來幫襯。
另外宋玉枝昨天就招攬了二十來個預存了現銀的貴賓。
這一部分客人,只要不是心大到、不把五兩銀子當回事兒的,則多半也會過來。
像李英杰那樣的,則是天剛大亮,宋玉枝讓人把鋪門打開沒多久,就已經過來報到了。
楊掌柜、齊掌柜比他到的稍晚一些,但不止他們自個兒,他們都把家人一并帶上來嘗鮮了。
于是早市的時候,宋記的生意并不比開業第一日差。
二樓四五十個座位,上座率達到了七八成。
“貴賓有獎”的酬賓活動還在繼續,但在客人小半數都已經參與過、且都已經冷靜下來的情況下,即便那李英杰又帶了一次頭,又存了五兩現銀,還又那么高運,在宋記又續了一旬的免費朝食,效果依然不如第一日。
這一日,宋玉枝收獲了十二個貴賓。
又過一日,酬賓活動的最后一天,則只有五六人參與。
雖然整體呈現下落趨勢,但宋玉枝沒有什么不滿意的。
開業三天,她一共招攬到了四十余個貴賓。
到手了二百多兩現銀,充當新店的流動資金!
是穿越過來這么久,宋玉枝經手的最大一筆銀錢了!
這部分銀錢,宋玉枝當然不會亂花,其中一半她都放著沒動,用來應對貴賓們日日來消費的開支。
另一半,她自然是用來發展店鋪。
第一件事,宋玉枝就是跑了趟城里的冰局,了解了一下時下的冰價——
七月就要入伏了,三伏天里愿意趕路出來用飯的客人,必然會比現在少。
就這幾天,宋玉枝已經不止一次聽到客人抱怨熱了,說要不是宋記的吃食口味和定價都沒話說,他們早就去別家提供冰盆的酒樓食肆用飯了……
若是不弄些冰來給店鋪降溫,不只影響生意,堅守一樓的葉兒和葵兒怕也要扛不住。
像那天葉兒洗完澡突然軟了身子,連站起身都做不到,都是挨了一天熱,再被熱水一激,留下的“后遺癥”。
甚至宋玉枝自個兒,日日都在灶上忙不停的,都容易再生一場熱病。
無奈情況還真跟她前頭猜想的差不離,夏日里能入口的冰真是價等金壁,到了入伏前,更又漲價了一截,一斤就要數兩銀子。
另一種沒那么干凈,不能直接入口的冰,則略為便宜些,沒到按斤稱的地步,一塊四四方方、跟磨盤那么大的,要一兩銀子。
聽著好像沒那么嚇人,但宋記上下兩層樓,灶房里也得擱一些,一塊那樣的冰,約摸著只夠用一日。
等于一天就得增加一兩銀子的經營成本!
從入伏到出伏一共是四十天左右,光買冰就得花出去四十多兩。
這叫宋玉枝怎么買得下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