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用帕子拭了拭額頭的汗,調整過呼吸,開口道:“大師莫急。我或可幫到你。”
那和尚奇怪道:“女施主都不知道貧僧在為何事發愁,又要去奔忙何事……這如何幫我?難不成小娘子比貧僧這出家人還能掐會算?”
這和尚的表情實在太過生動,眉頭蹙起,眼睛圓睜,就差把“第一次遇到有人上趕著來忽悠出家人”這句話,寫在臉上。
宋玉枝抿了抿唇,忍住了想笑的沖動,正色道:“我并不能掐會算。只是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兒……大師可是在為寺內貯存的冰而發愁?”
聽到這兒,那和尚沒再把宋玉枝當成江湖騙子瞧了,而是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
之前一眾官家小姐跟約定好的一般,扎堆在慈光寺旁的竹林雅舍入住,還都給了不菲的香油錢。
老方丈投桃報李,這才使他來買了那樣多的冰,供給她們這些貴客使用。
沒成想,昨日那趙家小姐忽然病倒。
竹林雅舍的貴客走了個干凈。
當然了,貴客們走歸走了,誰家也沒說要把香油錢要回去。
那些冰她們更也沒帶走,還剩下小半窖呢!
慈光寺的地窖平時只用來儲存瓜果蔬菜,密封性并不很好,不可能儲存到來年夏天再使用。
那些就價等金璧的冰多放一日,就要多融化一些,平白損失好些銀錢。
總不能讓他們這些清修的和尚,個個都把冰用起來吧。
這傳出去成何體統?
真成了百姓口中只顧著享受的假修者了!
所以今日老方丈就遣他下山進城,跑一趟冰局問一問,能不能把那些冰,按著八成甚至是五成價,回賣給冰局。
雖然那樣勢必會虧損不少,但收回的銀錢卻可以用到正事兒上,不至于說平白浪費。
沒成想先前還十分好相與的冰局掌柜,此時卻是換了副嘴臉,根本不給商量的余地,當時就同他道:“覺遠大師,這俗世的規矩就是錢貨兩訖,兩不相欠。也不是我存心為難您,您寺里的事兒難道還要我明說嗎?”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豐州城內有跟腳的商人更是消息靈通。
前頭那冰局掌柜能知道慈光寺為何大肆買冰,此時便也知道為何慈光寺又要把冰出售。
若是平時便也罷了,他不想得罪大主顧,可能真的會仔細同覺遠和尚論一論價,反正低價收回去的冰,還能正價再賣給別人,對冰局來說,等于是一份冰賺兩份銀錢,怎么都不吃虧!
可偏偏前一日,他才聽說慈光山上有小姐得了急癥,差點就……
以至于一眾官家小姐都當日就下了山。
這樣的冰,很有可能已經染了病氣,便是白送,他也不敢要啊!
面對這樣的說辭,覺遠和尚也是有苦難言,總不能同對方說那趙家小姐不是得了什么病,而是自己作死,為求纖體瘦身而進行催吐,這才險些鬧出人命來……
他只能吃下那啞巴虧,一再擔保那些冰絕對沒帶什么病氣,不會致人生病。
無奈冰局掌柜根本不信,二人掰扯半天,他無功而返,只好先離開冰局,決定再去城里其他家問問。
沒想到沒走出多遠,就被宋玉枝給追著攔下了。
也正是聽到他這一聲嘆息,宋玉枝便知道自己沒猜錯!
平價的冰,這不就來了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