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沈遇要把招工的事兒攬上身,不讓宋玉枝親自去和劉大全談。
敢情根本不是吃味兒,而是他昨晚上就已經想好,要占掉一個雜役的名額!
宋玉枝想問問他怎么忽然有了這樣的想法——
他在柴炭行那邊的差事,可比劉大全的苦力活計穩定多了。
不止也包食宿,月錢也有二三兩銀子。
而且東家也算看重他,說不定來日還能再升上一升,工錢自然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怎么說辭就給辭了呢?
無奈此時時辰已經不早了,葵兒又被放了半日假,灶房里少了個幫廚,再不開始著手準備午市的熱菜就來不及了。
宋玉枝便只好先按下不提,喊上葉兒進了灶房。
轉頭便到了正午時分,宋記的午市照常營業。
雖然豐州城內氣氛還是有些低迷,三不五時就能見到愁容滿面的人,但一日未真正的亂起來,老百姓們便要按部就班地過上一日。
故而宋記午市的生意也并未受到多少影響。
和之前一樣,還未到下午晌,一樓大柜臺上的十余道熱菜便已經差不多售空。
等客人走的差不多了,宋玉枝就招呼著大伙兒一道用飯。
在宋記剛開業的時候,大伙兒都是吃鋪子里賣剩下的吃食。
隨著宋記開業日久,剩下的吃食就越少越少了。
通常都是宋玉枝葉兒和葵兒,根據當日宋玉枝所教授的東西,給大伙兒另外準備吃食。
今日葵兒不在,葉兒進灶房去炒了一葷一素兩道熱菜,并上賣剩下的其他菜,就是一餐葷素搭配的午飯了。
桌上有一道糯米肉丸子,是宋玉枝新做出來的特色菜——
浸泡過一早上的糯米上蒸籠,蒸熟后瀝干水分。
豬肉餡放入雞蛋、水淀粉、鹽、姜末、蒜末、醬油和清水,用力向一個方向攪拌混合均勻。
隨后把攪拌好的肉餡搓成丸子,在瀝干水分的糯米中滾動,直到肉丸上粘滿了糯米,看不見肉餡,便將將糯米肉丸放入蒸籠,用大火蒸兩三刻鐘……
是一道外表平平無奇,卻內藏乾坤的美食。
步驟并不算復雜,就是攪拌肉餡這一項頗需要體力。
也就今日招到了兩個孔武有力的雜役,宋玉枝讓沈遇和劉大全幫忙攪拌了兩大盆肉餡,才能做出滿滿一托盤。
新菜剛推出的時候總是不愁賣的,一個雞蛋大小的糯米肉丸,要價十文錢,攏共只賣剩下兩個。
為了表示對新成員的歡迎,宋玉枝便把那兩個糯米肉丸給了沈遇和劉大全。
本就是他們二人出力做出來的菜品,其他人當然也沒有異議。
劉大全今日心情本是有些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