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發布的任務,張栓子和鐵牛自然得盡心完成。
所以在兩位掌柜婉拒的時候,他們二人已經開始拆解自己的背簍了。
他們先把背簍上的棉布掀開,而后戴上掛在脖子上的大手套,捧出一個砂鍋放到了桌上。
齊掌柜和楊掌柜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旁邊桌的客人笑得更厲害了,“哈哈!我收回方才的問題,你家東家不是實誠,是真的傻!哪兒有人怕飯食涼了,把鍋都直接給人端上桌的!要是家家酒樓食肆都都像你這樣,可就省了碗筷了,直接讓客人去灶房里,扒著灶臺吃得了。”
他桌上還有一個同行之人。
那人之前倒是沒有口出惡言,聽到這繃不住了,跟著笑道:“錢兄闊綽,向來只在長纓街上出入,不知道他們家的情況……”
“哦?賢弟難道知道他們家食肆?他們家還有什么特別之處不成?”
那同行之人意味深長道:“長纓街附近雇用這樣半大小子,當正經伙計的食肆,便是那‘宋記食府’了。宋記確實‘特別’,伙計只是一遭,還有一遭,宋記的東家和掌柜乃是同一個人——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娘子!”
“小娘子啊,那難怪行事這般不周到。”
泥人尚有三分火性。
這二人跟蒼蠅似的嗡嗡個不停。
更不只是挑刺了,都開始拿宋玉枝的性別說事了!
年少氣盛的張栓子氣得怒目圓睜。
鐵牛立刻用手肘拐了他一下,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在意旁人,先服務好齊、楊兩位掌柜。
張栓子強忍著把這口氣咽回肚里,同兩位掌柜介紹道:“這是我們東家前些天想出來的‘煲仔飯’,東家說是兩廣那邊的吃法,本就是一人一鍋這么吃的。只是臨時腌制臘貨需要時間,訂的砂鍋也一直沒到齊,怕供應不上鋪子里那么些客人,便一直沒在鋪子里推出……”
介紹到這里,鐵牛適當地先揭開了鍋蓋。
他們二人運送的仔細,尤其心思細致的鐵牛,一路上都在確保二人的背簍不被人潮擠到。
故而這煲仔飯打開,里頭的擺盤跟宋玉枝擺放的一般無二。
濃郁的肉香、米香瞬間彌漫,小砂鍋里頭暗紅色的臘肉、紅彤彤的臘腸、碧綠的青菜呈扇形均勻分布,圍繞著一顆嫩生生的、黃白相間的荷包蛋,一并蓋在冒著熱氣兒的白米飯上……
光是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
齊掌柜和楊掌柜本就饑腸轆轆,此時更別說了,再無心去關注鄰桌的人說什么,只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
鐵牛又讓二人稍待,然后拿出另一個竹筒水壺,倒出宋玉枝精心調制的褐色醬汁,沿著砂鍋邊緣倒上一圈,再由張栓子拿出勺子,一手扶著砂鍋,一手拿著勺子開始仔細翻拌。
每一次翻拌,煲仔飯的香味就更濃郁一分。
離得近的人,比如齊掌柜和楊掌柜,甚至能聽到砂鍋中的飯菜被拌到砂鍋上,發出的滋滋響聲。
要不是看小伙計已經盡可能加快動作,而砂鍋里頭又冒著熱氣兒,齊掌柜真是恨不能搶了他手里的勺子自己動手了!
終于,幾息工夫之后,第一份拌好的煲仔飯放到了齊掌柜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