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同呂掌柜說了會子話,離開宋記的時候便有些晚了。
秋日的夜里寒風瑟瑟,空氣中帶著一點潮濕的味道。
二人走到門口,呂掌柜看了眼天色道:“我送送東家。”
宋玉枝說不用,“清水巷同掌柜的住處在相反方向,一來一回要折騰不少時間。這一帶的治安一直不錯,就幾步路而已,我自己回去就成。”
呂掌柜沒直接反駁宋玉枝的話,而是話鋒一轉,“不知道東家今年準備哪些個菜式?”
這還真是宋玉枝現下正在想著的事兒。
晚間她和呂掌柜一道把魏先生給的資料研究了一遭。
每年宴席上關于官家食肆的評選考核,都是霍知州隨機出題。
出題之后,各家酒樓食肆的廚子,當堂就帶上自備的其他食材,進灶房去做菜。
然后一道道菜肴做出來,送到前堂的宴席上,由不參加比試角逐的其他商戶富戶品鑒,投票決定輸贏。
整個過程雖然略顯倉促,但其實也好理解。
畢竟霍知州不是那種大肆斂財的貪官。衙門公賬上更是沒啥錢。
前些時候修繕被水匪破壞的碼頭,都是現酬的銀錢呢!
如此安排,他只需要讓人準備考題相關的食材,并不需要再花費銀錢,去雇用手藝高超的宴席大廚。
另外一眾商戶富戶,沾了霍知州的光,吃到了各家酒樓、食肆最有誠意的菜,哪兒能不表示表示呢?
自然要在最后的募捐環節里慷慨解囊,為豐州城的建設獻上一份力。
也是從這樣的流程中,宋玉枝和呂掌柜一道品出了別的信息。
既然考題決定了當日宴席的菜色。
那么就注定霍知州不會出什么難題、偏題。
應該還是會以常見的食材為題。
還是那句,衙門不富裕,不可能出那種一定要用到什么山珍海味的題目!
所以宋玉枝可以根據常見的食材,來提前準備一些菜式,進行押題。
宋玉枝“怨念”地看了呂掌柜一眼,意思再明顯不過——
提起這樣的話題,她還怎么拒絕呂掌柜相送呢?
呂掌柜笑了笑,但旋即他看了眼街尾,突然就話鋒一轉道:“東家晚上好好想想,明日我幫東家掌掌眼。”
說著呂掌柜便跟宋玉枝告辭。
宋玉枝目送呂掌柜離開。
等她轉身,看到街尾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著傘的高大身影,不覺笑出了聲,小跑上前問:“你怎么還特地來接我?”
沈遇提著燈籠迎她,“黑燈瞎火的,若是你摔了撞了的,咱娘不得罵死我?”
宋玉枝輕哼,“敢情你是怕娘罵你才來接我。”
沈遇順著她的話茬,挑眉說不然呢?
“不然這個時辰了,又快下雨了,我在家摟著媳婦睡覺不好嗎?”
宋玉枝笑著啐他,“我都不在家,你哪來的媳婦摟著睡覺?”
沈遇像才回過神來似的,受教地說是哦,“還是夫人聰慧。不然我都沒發現這個問題。看來還真是不接你不成了。”
小夫妻倆耍著花腔,秋雨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