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這獎勵可就缺少一環了!
接著,沈遇讓宋玉枝勸慰趙大娘和周氏安心,平安符他有好幾個,都是早年趙大娘拜訪各家寺廟求來的。
他一個都沒舍得扔,這次全帶去了。
年關上寺廟里的香客尤其多,沒得讓兩個娘為了他不缺的東西,去受罪受累。
還有魏家那邊要送東西的想法,沈遇表示宋玉枝婉拒的對。
當兵不是去享受的,尤其現在百廢待興,軍法體系還沒完善,他那帳篷進進出出的人不少。沒必要用好東西去考驗貧苦出身的兵丁。
至于家里的猞猁,沈遇則回應可以把它帶走。
其實他前幾日就有這個想法了。
猞猁已經成年,不能成為小猞猁了,又沒受過長時間的系統性訓練,還不能帶到鋪子里,白日都是它獨自看家,骨子里的野性難保哪天就發作出來……
到時候就不是宋玉枝登門道歉能解決的了。
之前是沈遇想著民兵營才剛建立,猞猁又是宋知遠親手養大的,想來會舍不得她。
日前宋玉枝既然提出要把它送往兵營,自然已經跟宋知遠商量過。
那么就由宋玉枝挑選時間,讓取飯食的兵丁捎帶過去。
伙食問題也不需要宋玉枝操心,他會訓練猞猁自己去附近的山頭上捕獵,并且教授它一些對作戰有利的技能。
只要它真的能做到于兵營有用,就能申請普通兵丁的待遇,走公中的賬。
宋玉枝越看臉上笑容越多,尤其是最后一條,她是真的高興。
猞猁是婚前沈遇相送。
兩人那會子跟陌生人差不多,因著猞猁多了許多共同話題,意義本就非凡。
同時猞猁也是宋玉枝看著長大的。
雖然她不如宋知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多,但終歸還是有了感情。
甚至猞猁到現在還未正經起名,也是因為宋玉枝擔心來日真的需要把它放歸山林的時候,會心中不忍,這才特地為之。
如果沈遇真能把它訓練起來,解決伙食問題倒是其次,現在的宋記不缺它那一口吃的。
重要的是等于讓猞猁吃上公家飯,拿到正經編制!
再不用擔心同它分離。
要是沈遇還在跟前,她少不得又要上一頓彩虹屁,夸夸自家夫婿能干。
前頭那些日常的活計就不提了,怎么還在弓箭之余,還會使槍和馴獸?
到底還有多少驚喜,是連她這妻子都不知道呢?
想到這,宋玉枝心頭沒來由地驀然一跳。
然而還不等宋玉枝想更多,她目光來到了信件的末尾。
末尾沈遇提醒她,臘月初十,就是民兵營第一次休沐的日子。
五百人的營地,不可能到了日子就全部放出去,就還是分成幾批。
沈遇作為教頭,肯定不能第一批就趕著休沐,要留在營地里坐鎮。
這幾行字,若是讓家里其他人看,多半會覺得沈遇是在解釋他這次休沐不能歸家的緣由。
但宋玉枝卻品出了別的消息——
來宋記提飯食都成了民兵營里獎勵的一環了,這些兵丁休沐時期能不來宋記看看嗎?
即便他們的月錢還未發放,但宋記普通的吃食又不貴,他們湊個十幾、二十文錢來嘗嘗鮮,又不是什么難事。
得,敢情還有的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