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萬萬沒想到,現下在這駐扎地里負責伙食的不是軍鎮里的人,而是原先衙門里的大廚!
她現在的身份是自小在衙門后廚長大的,衙門的大廚卻不認得她,只說瞧她有些眼熟。
豈不是直接昭告她身份有假么?!
好在,宋玉枝印象里跟衙門的廚子打過交道——
那時還是夏日,宋玉枝剛借著賽龍舟打響了宋記的名號,還沒來得及把鋪子開起來,只先雇了清水巷的半大小子,在城內兜售宋記的蓋澆飯。
轉頭那李貴就置辦了一個獨輪車,帶著人招搖過市,仿冒宋記的名頭售賣飯食,恰好租借了張家肉鋪前的地方,被張栓子回去喊了人,逮了正著,扣下了一車的飯食。
宋玉枝不想要那廝的東西,就把一車飯食送到了衙門充公。
胖大廚同劉文書交好,白得了一車飯食給囚犯吃,省了不少工夫,當時還夸了宋玉枝好些話,說她路不拾遺、拾金不昧云云。
眨眼的工夫,宋玉枝已經回憶完了來龍去脈。
她面上一點不顯驚慌,只有些委屈地埋怨道:“嚴叔,您怎么連我都不認得了?不是夏日里我孝敬您,幫您減輕負擔,您夸我的時候了?我回去肯定得同劉文書說,讓他給評評理!”
說著,宋玉枝頓了頓,輕嘆一聲:“您是不是還在怪我年頭上沒和您一道去民兵營?那時候我不是想著同我夫婿團圓,才沒陪您去嘛!我給您賠罪還不成嗎?”
那嚴廚子能在衙門里待那么些年,心思自然是比一般人的聰巧玲瓏的。
而且他對宋玉枝的印象,說來可比宋玉枝對他的印象深多了——
他在衙門的這些年里,唯一用吃食孝敬他的外人,可只有宋玉枝一個!
一般人誰會想著給他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廚子送東西呢?!
尤其兩人還有共同的好友,就是衙門里的劉文書。
劉文書照拂過宋玉枝,逢年過節,宋玉枝都會給照顧過她的劉文書送些吃食聊表心意。
嚴廚子嘴饞,沒少跟著劉文書沾光。
年頭上嚴廚子臨時被調往民兵營幫忙,更沒少聽民兵提起宋玉枝。
只是兩人一直沒怎么碰過面,嚴廚子記性又不如宋玉枝,這才沒有第一時間把人給認出來。
現下宋玉枝把兩人的關聯都點出來了,嚴廚子自然把人對上號了。
他緊跟著笑道:“好你個刁丫頭,不過是逗你一句,竟想著去老劉那里告我的狀!好了好了,不同你玩笑了。你也別干站著了,快進灶房去干活。要是再躲懶,告訴老劉可不管用了!”
那文書聽著宋玉枝直接道出了嚴廚子的姓氏,又聽過他們的言語,沒找到什么紕漏,神色這才緩和下來。
嚴廚子神色如常地送了文書離開,轉頭回了灶房,嚴廚子才一手扶著灶臺,一手開始擦汗。
“小娘子,你咋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