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宮宴的前半場,還真跟趙大娘預測的沒什么差別——
天光大亮的時候,宋玉枝等人經過搜檢,被宮人引著去往仁壽宮。
從六品的翰林家眷,放到一眾來赴宴的夫人、小姐里,實在不算什么,連直接去正殿給太后請安的資格都沒有,只有被請去偏殿等待的份兒。
方如珠倒是例外,方家畢竟有大功,她又是未來的皇子妃,已經算是半個皇家人。
因而一行人剛到仁壽宮,便有個大宮女過了來,說請她去太后娘娘身邊說話。
方如珠神色猶豫道:“我義母他們都在偏殿,只我一人去往正殿,這實在有些于理不合。”
方如珠只是同宋家結了干親,本就有更遠大的前程。
周氏不以為意地讓她盡管去,說自家不講究這么些虛禮。
“那我去去就回。等太后娘娘沒有吩咐了,我還回來侍奉義母,陪伴兩位姐姐。”
方如珠這么說著,又福了福身,才同那大宮女一道去往正殿。
在場的眾人目睹了整個過程,紛紛稱贊方如珠有一顆純孝之心,沒想著在場合上,光自己出風頭云云。
她們議論她們的,宋玉枝和周氏商量著,揀了個不起眼的位置落座。
轉頭,宋玉枝少不得問起宋玉錦,“說說吧。今日這請帖,可是方如珠為你弄來的?”
宋玉錦沒想到才這么會兒工夫,宋玉枝就猜到了。
但轉念一想,宋玉錦又沒覺得這有什么好掩藏的,便直接承認道:“是啊,如珠妹妹見我想來,便爽快應承幫我了。同樣是姐妹相稱,我看她才更像是我的親姊妹呢!哪兒像你似的……”
宋玉錦得了機會,嘴巴就不得閑,非要編排宋玉枝兩句才爽快。
宋玉枝見怪不怪,也懶得同她爭辯,只接著問說:“那你非要和我們一道,可也是她的主意?”
宋玉錦還沒同她交好到無話不說的程度,且也不想在人前表現得以方如珠馬首是瞻的模樣,便想也不想就否認道:“當然不是。”
說著,宋玉錦干脆搬出了方如珠前頭那套說辭,說自己只是覺得在這種場合里,自己形單影只的不好瞧,又說怕宋玉枝第一次入宮,行差踏錯鬧出笑話,連累整個宋家。
方如珠說話的水平,可比宋玉錦強的多。可謂是滴水不漏。
但也正因為這番言辭太過周全,宋玉枝一聽,就知道是旁人教授宋玉錦的。
宋玉枝看破不說破,只在心里存了個疑問。
兩人說了幾句話,偏殿里女眷們的話題,不覺也從方如珠身上,轉到了方家其他人身上。
有人提起道:“也不知道方家大夫人今日會不會來……”
“這樣的場合,方家大夫人豈能不來?”
“姐姐別說的這樣篤定。我來時恰好遇著方家人了,只看到了方家的老夫人,未曾見到大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