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帝在朝堂上不說是寸步難行,總歸可以稱得上舉步維艱。
近來,建元帝已經有了納那些老臣家的女孩入宮,拉攏關系的想法,態度軟和了下來。
他這為人子雖然不贊同這樣的做法,卻也不好置喙。
他知道這些,他母妃作為枕邊人,想來更早一步察覺。
這種事情一旦開了頭,未來如何發展,就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了。
三十余歲、生過孩子的婦人,如何同花骨朵似的新人相比呢?
更別說是一茬接一茬的新人。
這世上沒有人能永葆青春,卻永遠不缺正值青春年少的人。
如此想著,二殿下不覺也嘆息出聲。
蘭貴妃聽著,立刻振作了精神,問說:“前朝那邊,一切可還順利?”
二殿下對沈遇都沒掩藏自己的圖謀,對著自己母親,更沒有什么好隱瞞的。
因此母子二人早就達成了一致,勢要爭上一爭。
二殿下收起懶散神色,正色答道:“一切都順利。表哥離開京城前便已經十六七歲了,京中認識他的人不在少數。這些年他的容貌、身形雖有些變化,卻是越來越肖似姨父。故而即便皇兄一系有所微詞,其余人卻都沒有聽信他的,以為我胡亂找個相似的人來充數……”
“你皇兄樣樣不如你,卻既占了‘嫡長’,又有母族支撐。只苦了你,身份上輸了他一截,又沒有母族支撐。如今扶安回京,有他幫襯著,你多少能輕省些。”
這么說著,蘭貴妃的面容上浮現濃重的心疼歉然之色。
世人都知道海家起事時,年輕一輩里,戰功最彪炳的便是二殿下海晏。
可戰功彪炳的前提是,很多差事是大殿下屢次推諉、不肯去行的兇險之事,說是九死一生也不為過。
就好像去歲海晏在陣前受重傷的那次。
那次如果不是他僥幸尋到了老醫仙,怕是如今已經是個廢人了。
所以他們母子要爭,不只是力求上進,更是為求自保,為了拿回本屬于海晏的一切!
二殿下朝著蘭貴妃笑了笑,“母妃說的不錯。咱們都會越來越好的。等事成,我也該完婚了。到時候母妃就不必那樣操心了,只管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就是。”
蘭貴妃笑盈盈地啐他一聲,“我還不到四旬,怎么到了你這混賬嘴里,就到了要頤養天年的年紀了?”
說著,蘭貴妃想到了什么,唇邊的笑意淡去了三分,“晏兒,你真的想好了,要娶方家那孩子?”
蘭貴妃沒少同方如珠來往。
方如珠雖然容貌上欠缺一些,沒繼承爹娘的優點,只能稱得上是眾人之姿的清秀。
但她自小接受了方家人的悉心調養,說話做事都循規蹈矩,讓人挑不出錯處。
蘭貴妃這樣問,倒不是挑剔未來兒媳婦,就是經年相處下來,實在是和方如珠不大投緣。
甚至說句讓人不相信的,她對方如珠這未來兒媳婦的感觀,還不如對剛見過一面的宋玉枝好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