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黎自然是絕對支持,徐夫人無所謂。
于是,二比一通過。
在離開了那座“維京”島一個多月以后,甄鑫終于擁有了一個看上去馬馬虎虎的根據地。
而這個根據地,每一天都在煥發出嶄新的容顏。
孩子們對痛苦的忍耐力是最差的,但是他們也最容易忘記曾經的痛苦。
在茍家兒女們的帶領下,島上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們,日漸一日地長出了肌肉與笑容。
孩兒們年齡相近,很快地打成一片,也難免的相互爭執吵鬧。不過在珍娘與茍家大娘的主持下,給所有的孩子都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
揍了幾頓之后,這些規章制度便得到了很好的實施。
所有人中,最沒事可干的是甄鑫;最辛苦操勞的是珍娘。
最得意的人,卻是小六。
在剛剛成立的“日月島小學”中,小六被任命為第一任的校長。
如今,每天早上,小六必然是全島最準時起床的一個。
一手執著竹制教鞭,一手敲響掛在練武場上的碩大鈴鐺。以清脆而如同催命般的聲響,將所有孩子趕起床。若有人想賴床,小六手中的竹鞭便可以毫不留情地跟他打招呼。
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操。練武場上,畫出三個圈子。最大的孩子跑外圈,最小的幾個娃跑內圈。跑完十圈,才開始洗漱與早餐,然后是上午的課程。
甄鑫雖然答應了編寫教材,但突然之間懶病發作。于是想象中的術數、幾何、物理、生物、化學等等課程,最終只剩下小六自己語文課。
一方面是穿越時沒帶內存,更主要原因是真的很累!
才歇幾天,被便阿黎逼去練武場上摔打,刀箭棍棒,一一操練。雖苦,卻沒人同情。
“如果連自己媳婦都打不過,上了床怎么辦?”為了徐夫人這句極為傷人自尊的激勵,甄鑫只能咬牙苦忍。
還好,過年總是可以放幾天假的。
這個年,過得相當有油水。有魚有肉,有菜有蛋。
所有的小孩子,不僅享受了一場注定讓他們此生難忘的除夕煙火,還在新年的第一天領到了甄鑫的紅包。
然而,彌漫于日月島上的幸福,終究是屬于孩子們的。
幸福之后,甄鑫不得不又開始面對生活的艱難。
錢,又快花光了!
至元二十七年正月初五。
日月島第一次經濟擴大會議,在甄鑫的主持下正式召開。
應到22人,實到7人。
阿黎以管娃為由,拒絕參加。
茍家的八個婆娘推舉大娘為全權代表,其他人還得繼續趕修受損的海船。
鬼火島原住民的七個女人,推舉珍娘為全權代表,其他人得趕在春雨來臨之前,完成所有房子的翻新。
茍順說腳崴了,讓茍彬代為發言。
蔡老二也表示腳崴了,被暴怒的甄鑫削了一層頭皮后,被迫蹲在會議室的角落里,以示無聲的抗議。
列席會議的有茍榕,以及與她同年齡的一個依然枯瘦的女孩子小沁。
小沁負責端茶遞水打規整桌椅。茍榕端坐于甄鑫邊上,手持甄鑫“發明”的碳筆,負責會議記錄。
“都說說吧,接下去該咋整?”甄鑫曲指輕輕地敲著桌面。
所有人同時把目光看向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