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賀甄公子的順利大婚,也為了慶祝寧海閣的重新開業。準備了大半年的大戲《桃花扇》,于十月初十開始,在杭州免費演出三天!
寧海閣雖然很大,但也不可能容得下對免費大戲充滿期盼的杭州觀眾。
是以,戲臺直接搭在寧海閣前的后宅市街上。前后一攔,便是一個大戲院,可容納百余人。
不是杭州城的錄事司不讓他們占用更大的路面,而是人再多,便只能看得見臺上的演員,卻根本聽不清那些人在唱什么。
畢竟這是一個沒有麥克風的時代。
免費的是一百多個板凳位,在其中靠近臺前最好的位置,擺著十八張舒服的太師椅。每把太師椅邊上,配著一個小茶幾,上面擺著贈送的茶水與點心。
這十八個位置,可不是免費的,而且很貴。
每個座位售價一兩赤金。
一場戲收十八兩赤金,三天六場,可以收到赤金百兩。基本上夠寧海閣一整年的開銷。
是很貴,但是三天前放出這些座位之后,便在第一時間被一搶而光。
杭州城內官多,人多,富商自然也是極多。
在此次的變故之中,杭州城內的富商別說被趁機洗劫,竟然沒有一個人因此而損失一兩銀子,反而有大批大批的生意洶涌而至。
這讓所有的富商,總有些惴惴不安的忐忑。
各大商會,都在找人找渠道,想巴結下日月島的掌舵人、年輕多才的甄鑫甄公子。可是這位連大婚都不往外發請帖,搞得商會想送錢都尋不到門路。
難得日月島屬下寧海閣想要收點錢,那還不搶著過去送!
商人是天下最為敏感的一種人,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們在心驚膽戰之際隨時準備跑路。
但是這一次的風向,吹得與往常有些不同。
在危機之中,卻讓他們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商機。而且是他們之前從來無法染指的南洋貿易!
一兩赤金,相當于十兩現銀,相當于二十貫新鈔,相當于一百貫舊鈔,相當于二十石糧食。
但是這只是相當于。
杭州城的糧價,在一個月之內,已經悄然漲起。
相對而言,無論是新鈔還是舊鈔,都是瘋了般的往下跌。
與此同時,市面上又出現了一種嶄新的金幣與銀幣。
兩種鑄造極為精美的貨幣,除了顏色一金一白之外,長相一致。正面中間,標著“一兩”的面值,底下浪花相擁。背面則是一座小島之上,刻著“ryd”三個奇怪的符號。
這兩種貨幣,是日月島委托寧海閣對外放發的新幣。主要是為了日月島各支船隊與商社,與杭州商人之間的方便交易。
一兩金幣等同于一兩赤金,一兩銀幣也等同于一兩現銀。而且寧海閣做出鄭重承諾,只要有人手持日月島發行的一兩銀幣,在杭州、泉州、廣州,以及整個瓊州,任何時候都可以買到一石的糧食。
于是,朝廷發行的新鈔與舊鈔,價格便進入狂跌的狀態,在杭州城內幾乎如同廢紙。
為了表示出自己的誠意,搶到第一場雅座的十八個杭州城很有身份的人,用的都是日月島發行的金幣來支付。
而且每個人還準備了一堆的銀幣,用以打賞。
隨著數聲清脆響亮的開場鼓,橫于后宅寺街上的戲臺之上,大幕終于緩緩地拉開。
“孫楚樓邊,莫愁湖上,
又添幾樹垂楊。
偏是江山勝處,酒賣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