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復再行一禮,長嘆道:“老天待我不薄,有生之年,竟然還能再見公子一面!”
再見一面?
果然,自己的身世跟這老貨有脫不開的干系!
甄鑫搖搖頭,跟著一聲嘆息:“我自認為化妝技術,算是不錯,沒想到卻被趙先生一眼識破。”
“這與公子的化妝術無關。我知道公子既然來了大都,就必然會與我一見。能讓端甫兄親自陪同前來的,也只有公子了。”
原來不是自己久未扮演丑角,技藝生疏才露出馬角。甄鑫感覺受到了安慰,咧開嘴笑道:“如此,甚好!”
趙復正色說道:“人生如戲,卻莫要沉迷于如戲人生。”
這就開始說教了?
甄鑫也不去接這話頭,直接問道:“小子今日前來,是想向先生請教小子身世之事。”
趙復看著甄鑫,沉吟半晌后才問道:“你相信這傳言嗎?”
“說實話,不相信。”
“為何?”
“因為,我不想相信。”
趙復欣慰的目光之中,帶上了些許的遺憾。
“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甄鑫聽著微微一怔,又來了?
對于當世文人,甄鑫最煩的一點便是,有事不肯好好說,非要調個書袋,繞上一圈,讓你云里霧里先猜猜他的心思。
猜你娘啊……可是此時甄鑫,卻不得不先琢磨清楚這話背后隱含的深意。
這比做閱讀理解還招人煩!
趙復此句,出自莊子。
莊子認為,是與非、對與錯,包括生與死,在這世上并非絕對。
你的死亡,也許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
是非,不過是你個人眼中的是非。觀察的角度不同,立場不同,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情必然會做出不同的判斷。
趙復是借此勸說甄鑫,不要隨便給自己的身世定下結論,并貼上可與不可的標簽。
默認自己皇族血統,利用蒙古人身份去爭權奪利,哪怕自己討厭蒙古人!
一個是被奉為當世地位尊崇的大儒,一個卻是被天下讀書人所鄙夷的方回。這兩人,竟然會采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身世問題,也不知道該算是巧合,還是諷刺?
甄鑫心頭掠過一絲無奈,沉吟半晌后答道:
“是短非長,好丹非素,
一生區區,未免愛惡,
愛惡不去,何由是非,
愛惡既去,是非何為。”
這次,輪到趙復怔在那里。
姚燧卻不得不撫掌而嘆。
趙復名為討論是與非的看法,其中不免帶著一絲考較的意味。
甄鑫不喜歡儒學,甚至于對理學還心存著讓人難以理解的排斥。他更喜歡老莊自由不羈的思想與天馬行空的自我。
趙復便用莊子的言論來勸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