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趙復,甄鑫始終是抱以難以言述的復雜心情。
這是至今為止,以最大的熱情與忠誠擁護自己的第一人。卻也是甄鑫至今為上,最為痛恨的一個人。
“憶昔少年時,意氣風發,以為憑胸中所學,上可安邦定國,下能平亂救民。及至中年,方知世事多艱,如逆水行舟,骨寒毛豎。今老病侵尋,形銷骨立,卻未能盡悟若夢浮生。
吾此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唯對甄氏一家內愧于心……”
直到感覺自己快死了,趙復才終于肯吐露出隱藏于心中十多年的秘密。
而這個秘密的主人,卻是長眠于此,墓碑上連個名字也沒有的女子。
當年,得知前太子真金要路經臨洮護送八思巴前往吐蕃,趙復便說服王恂與姚樞,開始謀劃布局。
真金是北地漢儒一手培養出的太子,但是即便真金能成為九五之尊,這個國家依然是屬于蒙古人的王朝。他的子孫,他的繼承者,依然會遵行蒙古人傳統,視漢人為奴為仆。
想要改變這個局面,唯一的辦法便是讓真金留下一個擁有漢家血脈的子嗣,并將其扶持成為下一任的皇帝。如此,才有可能讓漢人成為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趙復與身為太子贊善的王恂一起前往臨洮,搜遍附近偏僻的山村。最終于元古村見到了有孕在身的甄娘子,以及前來探望的妹妹。
這可是天賜的良機!
威逼利誘之下,甄娘子的妹妹以甄姓女子之名,于至元十年冬,被送往青雀山驛站,侍奉真金。
然而,終無所獲。
趙復與王恂只能將目光放在甄氏母子之上。
次年,甄娘子妹妹無疾而終。不久之后,甄鑫生父暴斃于亂戰之中。而后,幼小的甄鑫自元古村失蹤。
甄氏一家,家破人亡。
甄鑫不由地又捏緊了拳頭,胳膊上青筋暴起。
雖然趙復在信中沒有直接說明,但是小姨之死甚至是父親的暴斃,都與趙復有脫不開的干系。
父仇不共戴天,可是甄鑫又要如何去復仇?
讓趙復先別急著死,等他過去親手殺死他為父報仇?
或者,等趙復死后再挖出來鞭尸?
“悲夫,未竟之志,猶懸梁上。未酬之愿,寄恨泉下。此去九幽無客棧,惟見白楊多悲風。此身死后,愿化骨成灰。請賜一抔黃土之地,伴于令尊陵前,日夜頓首……”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這是一個耄耋老人臨終之前,最后一點近乎卑微的遺愿。
意思是,我不僅不能報復他,還得給他在這里騰出一塊墓地,安葬這老賊的骨灰?
難怪這老賊,一生不肯娶妻不肯生子,早就做好了斷子絕孫的準備。只要一死,便一了百了,再大的仇怨,也無法發泄在他的家人身上。
連自己身死之后,都已經做好了挫骨揚灰的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