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襪線、德國人的果醬、偷摸看女孩子洗澡和在河水里捕捉大魚......
此片絕對是大家風范,與《風吹麥浪》相比,走的路子是用輕松的調調看待戰爭,甚至還調侃學校大樓被轟炸、倒塌,孩子們歡喜的大叫不用上學。幽默范十足,但又確切的講出了那段歷史。
對所有的競爭對手有個分析了解之后,現在的問題還有一個是關于院線放映的事。
——再過四天,《老無所依》就要推入北美院線。
這方面,藍蝶影業大約調來了1750家左右的銀幕數量的分配,還是蠻不錯的,畢竟這一次是獨立發行。
當然,萊曼更多的是在關心受眾市場,以及《達芬奇密碼》的壓迫力。
整個五月末段的檔期,目前的票房冠軍就是前不久公映的《達芬奇密碼》,首周末在北美一地便拿下7700萬,并且口碑很少受到宗教人士抵制從而下降。
在打出“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密碼”的宣傳標語后,各地觀感還是蠻復雜的。
加拿大主流評論就稱,太過依賴原著,湯姆-漢克斯的仿學者發型太難看;而英國則笑稱是對天主教最好的一次嘲諷;美國則說電影不錯,但不能轟動全球,地區文化限制過高。
但對北美觀眾而言,除了天主教徒,大家都是樂意去支持《達芬奇密碼》的,因為這部電影質量過硬,能滿足觀影的精神需求,僅此而已。
而這部影片的熱賣,也再次證明爭議越多、有人抵制,不一定失敗的說法。
甚至該片還在意大利的上映首日成績,直接打破了影史記錄。
隨后,一周結束,全球總累計2.24億美金的票房也足以證明《達芬奇密碼》的賣座潛力。
而本周的北美排行榜上,除了第一的《達芬奇密碼》,位居第二位的則是動畫電影《籬笆墻外》,收入3728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獅門出品的小成本恐怖電影《非禮勿視》,以435萬美金排在第六。
更有趣的是,這一次的美國影評人意見相當的統一,普遍認為《達芬奇密碼》是一部給人驚喜又不失娛樂的懸疑電影,當然,湯姆-漢克斯的表演是他最遲鈍的一次。
首周還算成功的票房口碑,基本宣告了后續的票房走向不會崩盤。
而《老無所依》也可以肯定要與《達芬奇密碼》一爭后半段檔期的市場,且壓力很大。
萊曼思考道,如果先在戛納炒熱口碑,或許還能從熱度上搶占一波,不然的話,就全看長線走勢......而且肯定總成績比不過。
這也算是《老無所依》唯一能發力的地方,比其他的,太難比了,哪怕萊曼導演了諸多作品攢下了不算差勁的觀眾內部口碑,但跟《達芬奇密碼》這種處在上升期的一線大作還是差了許多。
君不見,哥倫比亞的高層們已經笑得不能自已,這成績,是他們自《蜘蛛俠》之后,最火爆的一部,而且還能出產續集,是系列作品。
要想參與到這樣的票房混戰當中,不一開始把聲勢打出來,絕對是要被蓋過。
這一點,萊曼還是很清楚的。
當然,《老無所依》的制作成本畢竟不高,回不了本的風險還是極小的。
——若是按勝利者論,這算是已經保本盈利了,但《老無所依》的地緣因素更大,海外市場比《達芬奇密碼》來得更狹窄,只能靠北美市場發力,那就不得不斗上一場。
暑期檔最黃金的時段檔期肯定跟螢火蟲是無關的,但靠著前夕的市場力度蹭進去暑期檔黃金時段,努努力也能分到一點湯水,這也是為什么《老無所依》會選擇定在5月24日。
畢竟,誰不想享受到最多的受眾基礎,最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