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級別的作品和15億的作品差得只是票房嗎,還有影響力。
消息傳出來,《紐約時報》當即在最新一期的報紙里冠以《復聯》:2011年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也同樣與《阿凡達》一般獲得了一整版的特別報道。
這之中,他們對市場如此熱烈的評語是——導演萊曼-拉斯特在這部戲里表現出了驚人的成熟和包容性,對超英類型受眾的影迷心態把握十足。
要知道,在一部時長有限的電影里,同時把角色塑造,事件鋪墊,主線闡述,特效打斗,輔以幽默的文戲點綴想都說得清楚,說到位,確實需要很大的功夫和力量。
事實也確實如此,這是第一部粉絲向的電影在如今這個票房時代獲得的最大成功。它可能不是最有利潤的IP,但在影市上取得了太高的成就。
《鋼鐵俠》,《無敵浩克》,《雷神》,《美國隊長》,《鋼鐵俠2》......這些電影分別主打了大眾并不熟悉的超級英雄,并從中帶出了時間線自洽的敘述模式,立起了黑寡婦,鷹眼,還有神盾局。
我的意思是,《復仇者聯盟》這樣的電影,是為粉絲而生的,沒有粉絲多年以來對漫畫本身的愛,也不會有今天的改編電影,但它絕不僅限于漫畫粉絲群體。
當然,它的劇情很簡單,甚至說俗套,苛刻一點稱它是一部超級英雄雜燴的爆米花電影,一點不為過,但它的確滿足了觀眾的英雄夢,滿足了大眾需求:
對于熱血少年,電影里有的是豪邁戰斗、英雄氣概;對于有些挑剔的影迷,井井有條的敘述,平滑的運鏡,觀賞性不差;對于來欣賞視效和大場面的觀眾,高額預算打造的畫面質感頗佳;哪怕是想看點兒喜劇取點兒樂子的觀眾們,密集的段子和超英間的互懟也可以保證從開場愉悅到燈亮;再不然,也能從總是被打臉的壞蛋洛基身上得到樂趣......它不是最優秀的電影,但一定是最合適這個時代人們需要的電影。
......
對《復聯》破15億,萊曼早有心理準備,好萊塢的制片廠們也都很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事實,反而是福克斯、螢火蟲的合拍項目《猩球崛起》爆出蕾雅-賽杜+詹姆斯-麥卡沃伊等演員卡司,即日便準備開機后,小小讓人議論了幾句。
等到二月十一號下午,萊曼再度來到福克斯影業大樓,和伊維爾等人聚在一起閑聊。
“抱歉,萊曼,讓人久等了。”剛開完一個會議,立馬過來的福克斯總裁吉姆抱歉道。
“我也剛到。”萊曼善意的笑笑。
“萊曼現在可是很受記者的歡迎啊,聽說《時代周刊》的采訪都給拒了。”
一行人坐下,伊維爾打趣著緩和氣氛。
“我已經登了幾次了,還是把機會留給其他人吧。”
最近,只要他公開露面,記者們就會問個不停,煩不勝煩。
“哈哈。”吉姆笑道:“我倒是覺得《復聯》過15億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公關機會,連帶著觀眾們對《猩球崛起》都是注意力大增,預熱的效果遠超我們的期待。”
“只是埋下一顆種子罷了,最后還是得看成片。”萊曼回道。
“總是好事。”
“嗯,總之還是要正面引導著媒體多報道新戲的相關內容。”吉姆吩咐。
“這是當然。”
萊曼知道對方背靠新聞集團對紙媒的掌控力很強,也是認真附議。
反正,哪怕不是重點宣傳的時段,但電影在拍攝階段做些相關炒作的鋪墊,也肯定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