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鐵桿粉——
“19歲,男,評分A,上帝,我想要一個斯嘉麗一樣好看的女朋友。”
“17歲,男,評分A+,高清光盤什么時候發售啊,那個浴袍片段,我能看一輩子。”
“18歲,女,評分A,女主挺酷的,很獨立,我也想成為她那樣的人。”
他粗略翻完,發現觀眾里如果是情侶組合,那就是差評居多,如果是個體觀影,年齡大的評分相對客觀,即便如此,《超體》的平均分也在B左右,這對中等投資的純商業片來說很不錯了,大部分人看完之后都覺得票價還是值了的,但如果投資上升,群眾的表現也不會優越多少,因為重復觀影的比例很一般,不是什么看了又看的現象級別電影。
經理撇了眼問卷封面上《超體》的字樣,心底卻想:“更該見見萊曼了,有才華又理智的電影人真的難得,還一點都不飄,自大自負。”
**********
第二天。
“《美隊2》的拍攝還順利嗎?”
片場,萊曼看著忙碌的劇組問道。
凱文拉起的制片團隊,其中一位應答:“每天的拍攝進度都有完成,哥倫比亞的人也很配合。”
自2月末籌備開機至今,一支臨時調集、逐漸磨合的上百人的幕后班子分成幾組拆分不同的場景戲份拍攝,同時,數字領域負責的特效工作也一一分包給海內外的工作室,幾乎是同時的展開工作——
有人、有錢、有明確的目標,統籌管理也有兩家的資深制片盯著,等到拍攝工作漸漸默契,哪怕彼此眾人分屬不同的地方,也在接近半個多月的時間里,拍完了神盾局的室內戲,來到了美隊跟冬兵的相愛相殺大場面。
除了拍外景,總有群眾刻意闖進來干擾,制片人們是感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
畢竟,華盛頓政府也很支持劇組的拍攝,在不太影響市政、協調時間之下,林肯紀念堂的取景部分大概也就這兩天就能結束,轉道克利夫蘭、英國等地。
可以說,萊曼關心的這項重點計劃,在凱文細心梳理過一遍勢力體系后,又有著羅素兄弟每天泡在片場辛勤的工作付出,哪怕工作量不小,但也總是在穩定落實。
再者,《美隊2》的放映檔期初步構思會接映在《雷神2》后兩個月,從檔期上來看,也不算趕。
按照制片團隊的根據現有情況預估,樂觀點,沒什么意外的話,拍攝階段大抵在5月初就完成了,到了后期,剪輯、配樂、字幕、片頭片尾都是能找人輪流替換徹夜加班的活計,基本等渲染完成,也就成片了。
怎么樣都不至于錯過暑期檔。
“我們已經派人在克利夫蘭建了一個臨時攝影棚,去了那邊立馬就能開機。”負責外景溝通的制片很有信心的保證道:“到那邊,也就一個月的事,等拍完,整部戲花錢花時間的素材都拍好了,剩下的都是些很簡單的鏡頭。”
萊曼滿意的點頭,關懷道:“辛苦你們了。”
正欲去問候一下演員,有個工作人員突然過來道:“BOSS,封鎖圈外有兩個自稱是萬影的人找你。”
“哦,這么快就來了嗎。你等會帶去那邊的遮陰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