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的公關部在努力,可事情也沒有他們想得那么簡單。
哪怕他們在媒體方面刊載了大量有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以及DC宇宙的消息,一邊畫餅,一邊給粉絲信心——
“我們對綠燈的拍攝是有步驟的。”
“發生這樣的事,我們很抱歉,但還是請大家相信我們對DC的開發,我們不會讓這樣一個陪伴許多人成長的故事草草落幕。”
“是,我們正在拍攝《黑暗騎士崛起》,并且有關正義聯盟的擴展故事已經有所準備了。”
“對,我們在這一領域是會大力投資的,這不光是不想辜負觀眾,同時還是基于華納對項目拍攝該有的尊重。”
“不不不,這不算完全的借鑒,漫威和DC之間的關系想必大家都聽膩了,我們兩家都是曾經超英美漫的代表,當然,我承認我們的一些規劃有受到漫威宇宙的開發影響,但這不代表一個概念你拍了,我們就不能拍。真要這么說,題材與題材之間完全沒有相容性,也就不會有現在好萊塢的風光。再者,我們兩家旗下的漫畫師都經常互相跳槽,不可避免在某些地方上存在概念的重合。”
“哈哈,蝙蝠俠的重啟是萊曼與諾蘭帶來的理念,但我們非常支持他們,難道不也是正確的一次執行嗎。大家都是一個圈子里的,這樣的事常會發生。”
“凱文?呃……”
“如果有可能,我們當然樂意聘請萊曼和凱文來為DC規劃道路,但你們知道的,漫威和DC本質上還是競爭關系,他們可不一定有好的態度。”
這邊,華納在積極引導輿論,那邊,失望而歸的粉絲卻還在推特、臉書或者爛番茄、IMDB等專業評分網站大肆發泄對《綠燈俠》的不滿。
到了放映次周,影片上座率直降的同時,票房市場再度大跌百分之52。
華納已經不奢求靠綠燈項目賺錢了,只希望少賠點,但看這架勢,花了2億多成本的大作,可能票房落點也就在全球2億左右,起碼得虧個三分之二的投資金額進去,這還不算資源浪費給華納的發行規劃帶去的損失。
DC實慘,電影的主創當然好不到哪去。
口碑不好,誰都會被憤怒的粉絲發泄火力,雖然華納作為制作商,家大業大理所當然的分擔了大量的指責,但少部分的火力圍攻于參演演員,也足夠讓那些人心煩的拿頭撞墻了。
11月25日,西風,室外氣溫大約是8攝氏度。
細密的雨滴打在窗沿,發出淅瀝的清脆聲。
有點冷的天,對于住在豪宅的瑞安-雷諾茲卻是毫無影響,他套著睡衣,赤著腳踩在羊毛地毯上,心情是郁悶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