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燈》失敗,網上包括紙媒一堆說他表演拙劣的。
當然,比起那些有所追求表演境界的人來說,他對自己的表演沒有過多的苛求,只要能滿足飾演劇集的需要就是了,畢竟他也不太接文藝片或者有挑戰需要犧牲突破的角色。
再者,這位的性格比較開朗,放得開,很多打擊、罵聲他都能過濾,就像他從不反駁一些影評人嘲諷他只會演搞怪的喜劇角色,但奈何,在這件事上,他更在乎自己看走眼了。
罵他演技不行,他不會放在心上,但項目成績不好,就實在讓他不舒服,尤其是再配合那些挑他表演問題的話語。
要知道,這時空萊曼執掌漫威后哪怕加速了MCU的進程,賦予了它一些改變,但對那些超級英雄的扮演者來說,瑞恩-雷諾茲憑借《金剛狼》中死侍表現出來的反英雄主義,也算是獨樹一幟,深受一部分觀眾的喜愛。
所以,在這個領域里,他名氣方面可能不如婦聯小隊的主力演員那么高,但絕對稱得上是吃到角色福利的一號演員。
而作為早期吃到超級英雄商業價值的人物,以及好萊塢有名的眼光獨到的投資商,為了加重超英事業上的籌碼,當他知曉,時代華納集團眼熱隔壁索尼影業的《蜘蛛俠》三部曲以及死對頭漫威所取得的市場成績,打算找個有改編價值的角色也跟風一個三部曲開發出一條影市方面的康莊大道。
在針對《綠燈俠》的主演試鏡上,他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敗了亨利-卡維爾最終勝出。
作為一個已經扮演過福克斯超英項目的演員,做到這件事并不容易,他不僅答應了有些過分的長約條件,而且還積極鍛煉,維持了很好的體型,為的就是華納這部野心之作——不求比肩《蜘蛛俠》三部曲,但只要成為市場熱賣的三部曲項目,那他就也能憑此咖位穩穩步入一線影星。
只可惜,事與愿違。
等瑞安-雷諾茲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也不禁覺得華納的執行理念太過草率、太過于有目的性而導致拍攝沒有目的性。
好嗎,瑞安-雷諾茲這也算是靠著親身感悟分析出了項目最致命的地方。
是的,無論怎么看,華納高層都太急于求成了,加上本身又不想出錯,所以在角色安排和劇情結構上太平庸——
綠燈俠雖然貴為“正義聯盟”初始巨頭,但戲劇篇幅相對較少,地位一直在五六七位次來回盤旋,而且相對超人、蝙蝠俠,人物性格也不算多突出。那如果是凱文和萊曼來安排,想要把這個角色的單線故事講好,肯定需要一個足夠有創意的編導團隊,找出區別于其他超英性格特征的發光點,完成對角色的性格、定位處理。
只可惜,這個項目從立項初始就太有目標,馬丁-坎貝爾和華納領導下的DC改編團隊互相之間還經常發生理念性的沖突,比如導演和DC改編人員要豎立獨特的角色風格,時代華納卻一貫的對于所謂的DC漫畫精神內核沒有了解且不屑一顧,理所當然的為了玩具市場的銷量,一心追求爆米花電影通俗易懂的好處,使得《綠燈俠》的劇情完全淪落標準的流水線作業。
怎么個“標準”法?
蜘蛛俠開局塑造正反兩位主角的對立戲份,《綠燈俠》在四個編劇的相互制約之下,也是這么設計的;
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知道,《綠燈俠》對正反兩位主角設置走的也是相輔相成,然后分道揚鑣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