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亞歷山大說過的額外的“東西”,早在他讓石匠第1次制作水車的原型時,他就說過水車需要給賈祖姆。
亞歷山大對齒輪系統的正確安裝感到滿意,并觀察了它是如何用油和水潤滑的,然后他開始監督其他設施,所有這些設施的操作都達到了標準。
于是亞歷山大休息了1天,1邊想著明天教給廚師們什么食譜。
接下來的1整個星期,亞歷山大幾乎都在教廚師們他想在婚禮餐桌上吃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婚禮蛋糕。
不用烤箱烤蛋糕是可能的,但是很麻煩。
在訓練期間,有1天他請了1天假,因為塔克菲茲告訴他,所有必要的設施都已經準備好了。
煤球廠建成了。
所以,亞歷山大自然要親自去看看。
在去那里的路上,亞歷山大有兩種選擇,如何使用煤塊。
1種是將其作為民用和工業用的廉價燃料在公開市場上出售。
有人可能會認為,每天2000噸的煤炭產量對于民用消費來說可能太多了,其中大部分將用于工業用途。
但是,1個普通農民消耗的柴火的能量密度(焦耳每公斤),會讓人感到驚訝。
在冬天,1個4-8口之家平均每天要用50公斤干柴取暖。
每天額外的15-20公斤木材用于烹飪。
雖然有趣的是,盡管大量的木材被燃燒,這些房子的室溫通常只比外面的溫度高4攝氏度左右,這主要是因為房子的絕緣性差,也因為燃燒木柴是1種低效的方式,將化學能轉化為熱量,它的轉換只有30%左右。
因此,為了緩解這種情況,農民們會建造非常低的天花板和小門窗的小屋,這樣就會有更少的加熱空間和更少的熱量散發途徑。
由于農民們幾乎1整天都在戶外度過,只有晚上裹得嚴嚴實實,坐在壁爐旁或睡在壁爐旁,所以窮人真的不需要豪華的大房子了。
盡管矮小的門的大小會給后來的歷史學家造成誤解,認為當時的農民又矮又瘦,而且營養不良。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這個時候的農民,由于他們需要做所有的體力活動,肌肉都很發達。
不是健美,而是強壯和肌肉發達。
他們的身體也比21世紀的普通城市居民健康。
由于贊贊的冬天相對較短,大約只有3個月,1個農民1年要用5噸左右的柴火取暖。
而做飯則需要額外的7噸,因此贊贊每人每年對柴火的平均需求量約為2噸。
目前的人口為15萬,每天對木柴的總需求超過800噸。
播放視頻
閱讀為什么我應該停止做1個惡棍-第12章
約占亞歷山大日產量的1半。
亞歷山大可以很容易地把另1半賣給所有用柴火引火的工業,如鋼鐵、水泥和磚。
但是亞歷山大不愿意走這條路。
1個原因是在民用部門,大部分木柴都是自己采購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農民能從市場上買到那么多柴火。
因此,當農活淡季和負荷較輕的季節,農民們經常到樹林里砍柴,然后把柴儲存在谷倉里,以備冬天使用。
或者他們干脆在冬天把枯樹砍下來,因為那時他們沒什么活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