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米克斯的呼喊打破了戰場的沉寂,也喚醒了亞歷山大的決心。他仍然相信他們能贏,這份信念讓亞歷山大重新振作起來。他知道,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他必須做出決定。于是,他深吸1口氣,大聲下令:“派援軍進入中心,突圍!”他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激勵著士兵們奮勇向前。
……
亞歷山大轉頭,目光穿過戰場上的硝煙和塵埃,落在了第2梯隊的兩個軍團身上。他們正在與珀爾修斯的軍隊殊死搏斗,堅決不讓其通過。目前來看,這兩個軍團防守得相當穩固,似乎沒有立即崩潰的跡象。
亞歷山大心中暗自盤算,如果將他的2000人預備隊集中部署在中路,或許真的能夠打破珀爾修斯的中部防線。畢竟,從目前的戰況來看,珀爾修斯的中路防線似乎已經是搖搖欲墜了。
有那么1瞬間,亞歷山大心中涌起了1股沖動,想要將這場戰爭的決定權交給命運,將最后1次擲骰子的機會投入這場賭博之中,以期1勞永逸地贏得勝利。
然而,他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他深知自己并不是1個喜歡冒險的人,這種自殺式的賭博并不是他的風格。多少次,他以為對方的中心防線即將崩潰,但對方總是能夠頑強地堅守下來。如果在這2000人的增援之后,對方仍然能夠守住防線,那又該如何是好?
更何況,與30000人作戰和與32000人作戰,在本質上又有什么區別呢?這其中的風險與回報,亞歷山大必須仔細權衡。
如果這場戰爭勝利了,那么亞歷山大確實能夠在這1年結束所有的征戰。但是,真的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地點徹底擊敗珀爾修斯嗎?如果珀爾修斯真的在這里獲得了勝利,那又會怎么樣呢?
除非雙方的實力差距極大,否則其實并不會帶來太大的變化。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珀爾修斯能夠為自己爭取到1份更有利的和平條約而已。雖然這對于亞歷山大來說并不是最理想的結果,但總比徹底失敗要好得多。
畢竟,他所損失的不僅僅是軍隊的數量,更是那些與他并肩作戰、共同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戰士們。這3萬大軍并不是簡單的征召兵,而是經過無數次戰斗洗禮、積累了豐富經驗的精銳之師。如果因為1場賭博而失去他們,對于亞歷山大來說無疑是1個巨大的打擊。
因此,在仔細權衡了利弊之后,亞歷山大決定放棄這個冒險的計劃。他轉向赫米克斯,堅定地說道:“不!我不能在這里拿我的軍隊做賭注。當我們面臨的風險遠遠大于可能獲得的回報時,我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敵人士氣太高昂了,”亞歷山大繼續說道,“每次我們認為他們即將崩潰時,他們都能重新站起來繼續戰斗。這就是他們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原因。”
亞歷山大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1絲遺憾和自嘲的笑容。他繼續說道:“這1戰,我們的策略并沒有錯。按照常理來說,任何正規軍的中路防線都應該已經被我們攻破兩次了。但是,這1次他們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尊嚴而戰,他們的士氣比我們高出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