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勛爵特意補充了最后這部分內容,旨在向帕克勛爵介紹這個相對而言并不為眾人所熟知的人物。
“……增援……”馬赫特大人聽聞此言,眉頭瞬間緊緊皺起,下意識地低聲喃喃道。
“難道他們離開是為了與更多的人會合?”他迅速轉過身,心中不禁泛起一絲顫抖,滿心希望敵人并非如他所擔憂的那般——在等待救援部隊的到來。
“不可能!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力量!”然而,馬赫特大人的話音剛落,便立刻遭到了帕克勛爵的嚴厲斥責。帕克勛爵用這句看似頗有先見之明的話語,試圖打消眾人心中的疑慮。
自馬赫特勛爵未能成功攻下菲羅斯島,且無力平息隨后營地內爆發的騷亂之后,帕克勛爵便對這位老者極為輕視。
以至于現在,只要聽到馬赫特大人開口說話,他便會下意識地表示反對。
馬赫特大人自然明白這其中的緣由,他的眉頭因此皺得更深了,心中滿是委屈之感。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的指揮官,他自認為理應獲得最起碼的尊重。
對于希特人而言,幸運的是,凱特勛爵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緊張氛圍,深知若不及時化解,矛盾將會進一步激化。于是,他果斷決定迅速向前,打破這略顯尷尬的局面。
只見他輕輕搖了搖頭,以一種沉穩且合理的口吻,對領主的說法給出了解釋:
“馬赫特大人,我同樣認為亞歷山大離開并非是為了尋求更多的增援。增援與離開凱拉之間,并無直接關聯。
事實上,倘若您所看到的情況屬實,那么亞歷山大更應該堅守原地。畢竟,離開那堅固的城墻,只會讓他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
畢竟,保衛一座有著城墻庇護的城市,相較于在街巷中展開近身搏斗的巷戰,無疑要容易得多。
于是,圍繞著亞歷山大這一奇怪舉動的討論,持續到了深夜。營帳內,各種理論與假設層出不窮,一個比一個荒誕不經。
直到最后,帕克勛爵終于結束了這場激烈的爭吵,他略顯疲憊地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今日便到此為止吧。亞歷山大究竟有著怎樣的計劃,暫且無關緊要。我們只需等待援軍的到來,然后全力攻占侯爵領,其他的事情,且先擱置一旁,靜觀其變吧。”
……
亞歷山大率領著船隊,歷經了約兩天半的漫長航行,終于抵達了雅努斯勛爵的封地。這片封地位于開拉東北方向,距離大約150公里。
在這持續的航行期間,亞歷山大憑借著他的睿智與謹慎,命令船只始終在距離附近海岸一公里的范圍內行駛。如此周全的預防措施,恰似為船隊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使得他們巧妙地避開了大部分可能遭遇的麻煩。盡管偶爾仍會遭遇一些小范圍的海浪侵襲,但相較于可能面臨的狂風巨浪,這些已然微不足道。
當船只穩穩地停泊在傾斜的海岸線上,亞歷山大迫不及待地從甲板上向外眺望。此刻,他的目光第一次觸及到雅努斯勛爵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