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景象,宛如人們腦海中所勾勒出的那種理想中的田園封地模樣——廣袤無垠,視野開闊,大片的土地連綿不絕。其間,唯有樹木繁茂的高地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在那遙遠的地方,偶爾還能瞧見幾間小屋,如同散落在大地畫卷上的點點墨痕。
這里,全然沒有城市或城鎮所特有的喧囂與繁華,唯有寒冬的氣息肆意彌漫在這片開闊的牧場之上。整個地方仿佛被一層灰白色的雪幕嚴嚴實實地籠罩著,四下里寂靜無聲,看不到任何鳥類在空中翱翔,也不見動物穿梭其間,甚至連微小的昆蟲都隱匿了蹤跡。
唯一能夠昭示生命存在的跡象,便是從幾個遙遠的定居點裊裊升起的細細黑煙,那煙霧在清冷的空氣中緩緩升騰,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這片土地上微弱的生機。
目睹這一切的瞬間,亞歷山大腦海中第一個閃過的念頭便是:“這地方簡直就是個垃圾場!”
誠然,田園風光的寧靜與原始荒野的質樸自有其獨特的美好之處,但亞歷山大此行的目的絕非是來享受一場愜意的野餐。
他肩負著重任,來到這里是為了對自已的軍隊進行整頓與重新裝備。而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無疑需要一個龐大的工業基地作為支撐——那里應當擁有眾多的礦山,為打造兵器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料;應當有鱗次櫛比的金屬車間,將礦石精心鍛造為精良的武器;還應當有爐火熊熊的鐵匠鋪,為士兵們打造堅固耐用的鎧甲。當雅努斯勛爵向他發出邀請之時,他甚至特意提及了這些關鍵需求。
“……”然而此刻,亞歷山大除了無奈地咽下滿心的失望,實在是別無他法。畢竟,他已然做出了這個決定,只能暗自期許這眼前的景象不過是一種表象,是一個迷惑人的幌子。
也許,當他深入其中,仔細觀察之后,情況會有所改觀。說不定,這片看似荒蕪的荒野背后,隱藏著一個繁華熱鬧的大城市。
懷揣著這樣的希望,亞歷山大竭力確保自已不會在臉上流露出絲毫的失望之情。相反,他以一種誠摯的態度,對雅努斯勛爵邀請他們來到其領地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然而,亞歷山大那剛剛燃起的希望,很快便如泡沫般破滅了。當他踏入這座所謂的大莊園,映入眼簾的卻只有四周開闊的田野。殘酷的現實讓他不得不痛苦地接受一個事實:在這片區域附近,確實不存在大型的人口聚居中心。
這片土地,主要由四處星羅棋布的各種中小型村莊構成。而一個規模相對較小的城鎮,宛如一條纖細的絲線,通過幾條狹窄的泥路,將所有的村莊勉強連接在一起。
這座被賦予了“巨城”這一太過令人印象深刻名字的城鎮,實則是雅努斯勛爵真正的權力核心所在。而當亞歷山大在第二天踏入這座城鎮,準備進行一番巡視時,他滿心的期待瞬間化為烏有,甚至覺得這里幾乎不值得再多看一眼。
這個地方,僅僅具備了能夠稱其為城鎮的最基本條件,卻始終難以擺脫那仿佛如影隨形的“陋室”般的恥辱印記。
比如說,在這個地方,僅有兩名鐵匠,他們在簡陋的工坊里,憑借著有限的工具,勉強打造著一些簡單的器具;一名裁縫,在狹小的店鋪中,為人們縫補著粗布衣衫;一名理發師,在昏暗的角落里,為顧客修剪著頭發;兩名木匠,在堆滿木屑的工棚里,制作著粗糙的木器;還有一家旅館,那斑駁的墻壁、破舊的桌椅,仿佛在訴說著這里的蕭條與破敗。
此情此景,實在是令人心生悲涼之感!
在那個特定的時期,城市里工匠的數量與城市的規模緊密相連,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直接的關聯。因為工匠們的工作,直接服務于城市中的其他居民。所以,一座城市所聚集的人口越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那里的工匠也就越多。
這與農民的情況截然不同。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憑借著土地的饋贈,基本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因此,如果想要準確地了解一座城市的規模大小,那么,觀察那里工匠和手藝人行會的數量,無疑是一個非常直觀且明顯的指標。
就以贊贊這座城市為例,它雖僅有幾十萬人口,然而,卻有數萬名工匠在那里辛勤工作。這些工匠們憑借著精湛的技藝,使得贊贊成為了已知世界上最具生產力的城市之一,甚至堪稱是最具生產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