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問題恰恰出在這里。
古代的人們并不像現代人這般生活,他們缺乏汽車、公共汽車和火車等便捷快速的機動交通工具,無法在合理的時間內輕松抵達城市中各個遙遠的地方。
因此,在古代,產業、經濟和居住區域往往是相互混合的。
人們大多選擇在工作的地方居住,并與周邊的商販進行交易,以此滿足自已大部分的生活需求。
唯有娛樂部分是相對獨立分開的,每當人們來到城鎮,便會紛紛涌向各個劇院和巡回馬戲團,尋求身心的愉悅與放松。
“嗯,這著實是我考慮不周啊。”亞歷山大一邊靜靜地看著人們依舊有條不紊地繼續著他們的生活,一邊微微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
“在考慮趕走這些商店之前,我確實應當先著力發展某種公共交通。
首先可以嘗試用馬拉的大型馬車來充當公共汽車或者有軌電車。
沒錯,這些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可以由國家出資資助,以便將民眾的出行成本降至最低限度。
就如同城市里的澡堂一樣,成為一項便民的舉措。”
毋庸置疑,對于普通的贊桑人而言,在如此規模龐大的城市里出行,著實是一件頗為麻煩的事情。
他們唯一真正能夠依賴的出行方式,便是自已的雙腳。
如今,城中倒是有一種類似于古代出租車的交通工具——一種造型精巧、速度較快的馬車,設有兩座或四座,人們可以從特定的“商店”租用,乘坐它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但正如人們所能想象的那般,普通公民根本無法定期承擔得起這樣的出行費用。
這種交通工具主要為富有的商人和那些沒有時間或能力購置與維護私人馬車的來訪貴賓所使用。
至于貴族們,他們在出行方式上則有著多種選擇。
擁有個人專屬的馬車,自然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男人們還熱衷于騎馬出行,如此既能展現他們的英姿颯爽,又能更愜意地欣賞沿途的風景。
而貴族女性們則更傾向于乘坐轎子——一種由四到六名男性抬著的單座大轎子。
由于轎夫們將轎子穩穩地扛在肩上,行走起來更為平穩,且能夠更為輕松地穿梭于那些通常狹窄而擁擠的街角。
在城市之間的旅行方面,貴族們同樣有著多樣的選擇,而平民們也并非毫無辦法,他們在出行方式的菜單中,也有著一些屬于自已的選項。
最常見的方式依舊是依靠雙腳步行,倘若運氣足夠好,偶爾還能遇上好心的商人順路搭載一程。
在其他時候,如果一個人居住在一座規模特別龐大的城市,且他的目的地同樣是聲名遠揚的地方,那么他便可以期望找到一支商隊,并支付一定的費用,跟隨商隊一同前行。
或者,倘若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從馬廄里租一匹馬來騎行。
在這有一種別具特色的業務,專門為人們提供出租馬匹的服務,以便他們能夠順利前往特定的城市。
這情形,倒有些類似于現代的租車服務,為人們的長途出行提供了一種別樣的選擇。
令人稱奇的是,其手續極為簡便。租客只需提供自已的姓名與地址,在此地預先支付一部分費用,待抵達目的地城市的分行后,再結清剩余的款項即可。
整個流程就是這般簡潔明了,仿佛一條順暢的溪流,沒有絲毫的拖沓與繁瑣。
然而,這項業務并非毫無風險。比如說,或許會有人起了貪念,干脆牽著租來的馬匹逃之夭夭。
但這也正是要求租客提供地址的重要原因。一旦出現此類狀況,馬匹的主人隨時能夠依據地址找到租客的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