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托勒密加冕之后,召集我們前去宣誓效忠。很多人都遵從了命令。然而,我們一部分人拒絕了,發誓要堅守之前的效忠誓言……”
達魯斯緩緩開口,本來飄忽不定的眼神中開始透露出一絲回憶的凝重。
“我們的拒絕,自然是激怒了國王。他大發雷霆,下令將我們狠狠地鞭打,試圖迫使我們改變主意。有些人經不住這般折磨,確實改變了心意。
但像我這樣真正固執已見的人……,所謂的新王托勒密終于忍無可忍,甚至動了殺心,想要把我們全部處死。”他微微苦笑,仿佛那些痛苦的過往仍歷歷在目。
“幸運的是,大臣顧問們及時出面干預,為我們出頭。他們苦口婆心地說服陛下,如此殘暴的行徑實在是過于惡劣。
畢竟,其他祭司們不愿看到自已的同類因此喪命,而平民和貴族們若是知曉,也會覺得國王太過殘忍暴虐。”
達魯斯的語氣稍緩,似乎對那些出手相助的顧問心懷感激。
“當時陛下剛剛登基,政權還不夠穩固,他自然不想讓人覺得他完全繼承了父親的殘暴衣缽。權衡之下,我們最終被貶為大神殿的侍從。”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講述著命運的轉折。
“我在那里工作了大概五年時間。可日復一日,我實在無法忍受周圍無盡的嘲笑和羞辱。
在我看來,與其在這備受屈辱,倒不如去給某個富商或者小貴族奴隸牧師或許還能保有一絲尊嚴。”達魯斯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
于是,他故意欠下了巨額的賭債,那數額之大,幾乎是他永遠也無法還清的。終于,債主們找上門來。而大祭司奧羅什得知此事后,認為他是大神殿的恥辱,便將他放逐了。
“債權人先是對我百般打壓,試圖從我這里拿到他們能拿到的錢。折騰一番后,我被賣給了法沙特,最終落得如今這般境地。”
達魯斯用一種極為漫不經心的語氣,簡潔地復述了自已的整個人生故事,仿佛他講述的是一個陌生人的傳記,而非自已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他的話語中幾乎聽不出任何情感波動,亞歷山大敏銳地察覺到,這個男人顯得格外放松,仿佛已經坦然接受了這一切。
身為帕夏的亞歷山大,著實對達魯斯這般舉止印象深刻。畢竟,很少有人能夠如此輕易地承受從高高在上的大祭祀,到淪為奴隸這般巨大的地位落差。
然而,盡管達魯斯似乎以一種頗為豁達的方式講完了故事,但亞歷山大心中依舊滿是疑問。
“你寧愿淪為奴隸,也不愿臣服于托勒密?要知道,成為大師,對于平民來說,幾乎是最難實現的事了!你竟然僅僅為了一句誓言,就放棄自已畢生的心血和美好的未來?”
亞歷山大難以置信地問道,他的眼中滿是驚訝。
正如先前所言,成為一名大祭祀,的確是平民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
事實上,那看似2%的通過率,實則嚴重低估了其中的難度。因為這個數據僅僅統計了未通過考試的考生人數,卻并未考慮到究竟有多少考生,連參加考試的機會都沒有。
即便有些農民心懷學習的意愿,可又有多少人能有時間,或者足夠的資源去學習呢?答案是少之又少。
大多數人甚至連他們應該學習的書籍名字都不知道,更別提如何去接觸那些昂貴的文學作品。
亦或是有沒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指導他們完成教學大綱,準確地指出哪些內容重要,哪些可以暫且擱置。
因此,參加考試的人,大多數都來自富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