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大事,照例要支給各邊餉銀,同時加強京師附近的防備,楊博建議,如遼東等地,距離京師較近,而且剛剛受災,缺乏本色的地方,從京通倉和天津直接運送本色糧餉,可以節約帑銀,同時楊博也發現了,直接從天津或者登萊向遼東轉運糧秣,是最方便的。
楊博建議發銀五萬兩給天津船廠,造沙船二百只,以供向遼東轉運糧餉,同時宣府、大同、薊鎮也要分別撥銀修整邊墻,同時再從長蘆鹽場發鹽引五萬引,用于向宣府、大同等地轉運本色糧秣。
嘉靖也都一一準允了,七十四萬兩銀子還沒焐熱乎,就已經用掉了大半,嘉靖再次責令徐階督促戶部將各地應當起運的賦稅盡快解部,同時催促鄢懋卿再次解運余鹽銀。
而朱載坖也在府上忙著呢,朱載坖在忙什么呢?忙著給黔國公沐昌祚找老師,李妃這幾天已經多次催促朱載坖此事了,沐昌祚快九歲了,之前朱載坖托陸繹從錦衣衛找了精通武藝的校尉教授沐昌祚武藝,但是開蒙的師傅還一直沒有找好,李妃催促朱載坖給沐昌祚找個老師,畢竟是堂堂國公,朱載坖也對此事極為上心。
最開始經李春芳推薦,朱載坖為沐昌祚找的是翰林侍讀學士,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狀元唐汝楫為沐昌祚的老師,但是他今年被派了提督學政的外差,朱載坖不得不再次為沐昌祚尋找老師,這次李春芳給朱載坖推薦了一個新科舉人,太倉人王錫爵,他在嘉靖三十七年南直隸鄉試以《春秋》中第四名,但是因故未能參加今年的會試,故而到京師國子監中讀書,準備參加嘉靖四十一年的會試。
因為王錫爵的父親王夢祥與李春芳曾經同在南京國子監讀書,便寫信將王錫爵托付給了自己的這位閣老同窗,李春芳認為王錫爵必非池中之物,便向朱載坖推薦王錫爵去當沐昌祚的老師。王錫爵堂堂會元,來教沐昌祚一個小孩,才學是綽綽有余的。
朱載坖還是決定見見王錫爵,畢竟這位也是未來的首輔,現在王錫爵見了朱載坖還很拘束,朱載坖笑著說道:“李師傅推薦元馭(王錫爵字)來教授黔國公,孤想知道元馭可有成算?”
王錫爵說道:“殿下,學生以為應以春秋大義為本,教黔國公以忠臣孝子之道。”
王錫爵認為沐昌祚未來是要鎮守云南的,為朝廷藩籬,最重要的就是忠誠,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要用春秋中的忠孝氣節之事對沐昌祚加以感化,使他日后能夠忠誠于朝廷,朱載坖很認同王錫爵的這套辦法,當即聘請王錫爵為沐昌祚的老師。
而李春芳也收到了王正億的書信,其實就是王正億給嘉靖的一封奏疏,內容并不復雜,就是說明王守仁在大禮議中的態度,王正億在奏疏中明確承認,自己老爹在大禮議中曾經與王門弟子談及此事的時候說過:往歲曾辱大禮議見示,時方在哀疚,心喜其說而不敢奉復。
意思就是王守仁當年是明確支持嘉靖的,不僅如此,王正億還收集了在世王門弟子,如鄒守益、錢德洪等人的證詞,證明王守仁在大禮議中確實是支持嘉靖的。
朱載坖當即讓李春芳具本,直接奏請嘉靖,為王守仁復爵。
李春芳隨即向嘉靖上了請重勘舊功以慰功臣疏,直接向嘉靖請求復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