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對于此事是十分重視的,他對于重臣們說道:“刑之有律,猶物之有規矩準繩也。今法司所遵律令,科條繁簡,情法輕重,當稽往憲,合時宜,斟酌損益,刊定成書,布告中外,俾知畫一遵守,庶奸慝不形,風俗移易。”
朱載坖所要求制定的大明律例集解是在解釋大明律的大明律的名義之下對大明律進行修訂,將原本的大明律、大誥、之前皇帝所頒布的詔令、問刑條例等全部予以統一,將這些之前所頒布的各種條例予以廢除,嗣后不管是民事還是刑事案件,一律參照大明律例處斷,將之前的所有的詔令、則例、條例等一體廢除,這樣的話,就可以達到統一法典的目的。
對于大明律和各種條例在實行過程中的所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朱載坖令朝臣在這次編撰大明律集解的過程中要予以重新解決,朱載坖特地提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贖刑的問題,朱載坖認為之前大明所規定的贖刑則例過于寬泛,幾乎除了十惡不赦之外,都可以贖刑,導致大明法紀蕩然,朱載坖認為這種情況不能夠再持續下去了,要嚴明法紀,嚴格限制贖刑。
朱載坖認為要大幅度的縮減贖刑的適用范圍,將絕大部分的刑罰都改為實刑,不再允許地方官府直接贖刑,贖刑的權力被上收到省一級的按察使司和大理寺分司上來,而且要受巡按御史、刑部、大理寺的復核,杜絕濫用贖刑以至于放縱富戶為非作歹。
對于官員的貪墨,朱載坖做了更加細致的規定,將各種貪墨的情形詳細列舉,分門別類定罪量刑,同時對于貪墨,明確是除了十惡之外也要株連的罪行,嚴厲追贓制度,只要貪墨所得贓款沒有被追贓完畢,就不能取消對于這些正犯家屬的連坐措施,嚴厲懲治貪墨。
同時規范真犯死罪和雜犯死罪的范圍,所謂真犯死罪,就是必須要判處斬立決、絞立決的罪行,而雜犯死罪就是可以判處斬監候、絞監候等刑罰的,對于真犯死罪,要嚴厲懲處,一律不準贖刑,而對于雜犯死罪,可以贖刑,但是贖刑之后也只能降一等處罰,流五千里,永不放回。
為了支持編撰大明律集解,朱載坖決定設立律例館,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翰林院派遣精通律例的官員,還有從地方州縣官員中抽調熟悉律例官員負責編撰大明律例集解,同時重點要對工商、稅務等經濟方面的律令予以完善,因為大明現在經濟發展迅速,為了適應大明現在的實際情況,要著重修訂有關經濟方面的內容。
為隨著大明律令的日漸完整,朝廷的律例肯定也會是越來越復雜的,所以必須要培養專門的法律人才才行,所以朱載坖還命令在國子監內設立明法科,地方各級學校也要設立明法科,為朝廷科舉恢復明法科作準備。
在朱載坖的詔令之下,大明朝廷中樞首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現在名義上仍舊維持的六部九卿的局面,但是很多的新設機構已經是相對獨立得了,他們各自分管各自的業務,使得朝廷的分工更加細致,對于地方,從財政、司法、治安、軍事、人事上的控制也更加嚴密,除了對于朝廷中樞機構的改革之外,對于地方也要予以改革。
大明的地方行政區劃,是以省府州縣為主體,但是在省和府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劃,就是道,道的起源來自于兩漢,按兩漢之制,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但是現在大明的道,主要是在省和府之間設立的一個專門負責相關事務的特殊行政區劃。
按照所管轄的事務不同,由督糧道、兵備道、分守道、分巡道等各種不同名目,其中設置的最為普遍的就是布政使下設的分守道和按察使下設的分巡道。
布政使司因轄區大而事繁,故于布政使外增設左右參政、參議分守各道。參政、參議二職俱為布政使之屬官,參政初設時為從二品,洪武十三年降為從三品,分守道負責糧儲、屯田、清軍、驛傳、水利等事。
按察使司下設的分巡道則是設置最為完備的道,提刑按察使司主要設有按察使一人,正三品,副使正四品,僉事正五品等。其中,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和僉事通常會分道巡查所轄區域,稱為“巡道”,負責管理兵備、提學、撫民、巡海、清軍、驛傳、水利、屯田、招練、監軍等事務。按察使司所屬各道,最重要的是分巡道,共69道。
按照吏部的統計,大明現在林林總總的各種道,不下二百之多,往往所管轄的事項互相重疊,朱載坖這次主要就是對于天下的各種道進行管理,將這些道統一變成兩種,其一是布政使司下設的督糧道。
主要負責督理賦稅、經管轄地倉儲事宜,清查、彈劾倒賣軍糧及相關積弊,賑濟災民,賞賜戰功,清查、催繳逋欠,兼管鹽池,開荒與屯田,督運船只,劃分防地等庶務。作為地方各級衙門的佐貳官與糧餉經管官員,管糧道的考核頗為嚴厲,舉凡侵盜倉糧,防范不嚴、倉糧被盜,出入不明、糧儲虧耗,瀆職塞責,剝害軍士等罪名,皆會使其受到嚴厲懲處。
其次就是按察使司的分巡道,將原本的兵備道職能也劃入其中,負責處理轄區的重大刑事案件、盜匪、民變等事宜,同時在分巡道下設巡檢游擊將軍,負責統帥轄區所有的巡檢司,并且掌握一定的機動力量,用以彈壓不法,剿除盜匪。
這樣一來,厘清朝廷和地方在軍務上的權責,巡檢司以及地方州縣的捕快等,屬于地方的武裝力量,各級地方官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配置、調動,以保證地方的安定,但是不能調動朝廷的官軍,無論是衛所官軍還是鎮協野戰官軍,都只有朝廷才能調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