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廳里,恩氏正給扶余雪夾了一筷魚膾,雪白的生魚片切得薄如蟬翼,蘸著加了醋的芥醬,是百濟人最愛的吃法。
“還是家鄉的味道好吃!”扶余雪咬著魚片,眼眶微熱。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禁止吃鯉魚,因為是李家的江山,皇帝姓李。
二嫂金氏忙給她添了一勺粟米羹:“妹妹在長安肯定很少吃這個,這粟米是去年存的好糧,熬得稠稠的,暖胃。”
三嫂嫂則笑著端上一盤蒸豚肉,肉上鋪著百濟做飯的辣菜脯,“這辣菜脯是我自已腌的,配著豚肉吃解膩,妹妹多嘗嘗。”
扶余雪一邊吃著,一邊含淚說道:“三年多沒吃到家鄉味道了,長安的漢族廚師,根本不會做咱百濟風味的菜肴。”
大嫂福當氏為扶余雪夾了一塊打糕,笑著說道:“我記得小妹最愛吃打糕蘸蜂蜜,一定很久沒吃這一口了吧?”
“可不是嘛,長安人過年吃膠牙餳,雖然也是口感黏糯,但和咱們百濟風味的打糕差遠了。”扶余雪說著,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吃起了打糕蘸蜂蜜,臉上露出滿足的表情。
四嫂為扶余雪夾了一塊烤肉,笑盈盈地說道:“如此說來,小妹一定也很久沒吃過炙肉蘸海鮮醬啦?”
扶余雪連連點頭,“是啊!我就饞百濟風味的海鮮醬,蘸著炙肉吃真香!”
百濟風味的海鮮醬,是用魚、蝦加辣椒發酵制成醬,類似現代韓式辣醬的雛形。
在當年辣椒已經傳入潮鮮半島。
五嫂笑著說道:“等小妹你走時,帶上幾壇海鮮醬和百濟泡菜回長安慢慢吃,別的好吃的不一定有,百濟風味的海鮮醬和泡菜,嫂嫂們家里都多得很。”
扶余雪的目光掃過席間的娘家人,瞇著眼睛甜笑道:“嫂嫂們待我真好!”
六嫂因為是洛陽本地人,跟扶余雪并不是很熟,靦腆笑道:“小妹,你嘗一嘗我做的麥餅,加了蜂蜜和果脯。”
扶余雪嘗了嘗麥餅,夸贊道:“嗯,六嫂的廚藝真不錯,好吃!”
恩氏看著餐桌上的溫馨場面,眼眶泛紅地說道:“要是你爹能看到你帶著靈兒回娘家這一天,那該多好啊!”
扶余雪聽后,握著筷子的手頓了頓,“娘,都怪我回來晚了。”
福當氏急忙說道:“娘,吃完呢,咱不講這些讓雪兒難過的事,下午讓她大哥帶著小妹去祭拜咱爹。”
“對對對,不提,不提這些傷心事。”恩氏抹著眼淚,硬擠出一絲笑容。
扶余雪眼淚汪汪地說道:“大嫂,我在進村回娘家之前,陛下已經帶我到邙山上祭拜過咱爹,燒過元寶紙錢了。”
福當氏聽后說道:“妹婿真是有心了,如此甚好!”
恩氏聽后,淚眼含笑地夸贊道:“女兒這么孝順,如此惦念幫助娘家,你爹在天有靈也能含笑九泉了。”
扶余雪借機會說道:“娘,來之前我就和陛下商量好了,要帶你回長安住一陣子,換個環境,免得你在洛陽家里總是觸景生情,想起我爹。”
恩氏卻婉拒道:“不了女兒,娘不想給你添麻煩,在家還能幫你嫂嫂們看看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金氏說道:“娘,你這大病的身子剛剛病愈,我們可不舍得讓你幫著帶孩子干農活,還是聽小妹的,去長安住一陣子,享享清福吧!”
三嫂附和道:“是啊!在小妹沒回娘家時,娘每天念叨惦念小妹,就去長安陪女兒住一陣子,散散心也好啊!”